1.鞋幫部件的組成及部件定位
這款蛤蟆舌式高腰環扣鬆糕女鞋為縱斷式結構。該鞋幫由外側通幫、內側通幫、背蓋鞋舌、後縫長筋皮(立柱)等四個部件構成。
該高腰舌式鞋的口門位置不明顯,因為背蓋鞋舌部件為一直通條狀,無明顯拐彎位置,因此,必須按鞋楦造型的前、後分界線與背蓋鞋舌部件輪廓的交點為參照,其口門位置在 F0點後麵的 Fx位置上,也就是說,這款式樣的口門與常規舌式的口門位置基本相同。即最前麵一個環扣位置的前邊沿附近。
2.工藝要求
做幫和縫幫工藝的基本要求:
①兩側鞋幫的背部的帶環安裝在切口,用條皮將金屬帶環的底部套住,插進切口內,並順扣環底部邊沿縫固。
②背蓋鞋舌的後部和內、外側通幫部件,分別貼鞋裏後縫合邊沿線。
③將縫合好的各部件組裝,即先將背蓋的前部與內、外側通幫部件的鞋麵接幫縫合;然後再粘貼和縫接前幫裏;最後,在金屬帶環的前邊沿縫合鎖口線,製成完整的鞋幫。
3.展平及分懷處理
①揭楦展平時注意式樣蹺度的準確要求.由於鞋楦的前蹺大,跗麵的彎度也大,楦側的棱弧非常明顯突出,這些都會造成揭楦展平樣板的底口增大很多。因此,在處理揭楦展平的樣蹺時,在滿足楦麵還原所需蹺度的條件下,應盡可能使用較低的樣蹺,減小底邊沿長度。
②由於蛤蟆舌式高腰環扣鬆糕女鞋的鞋幫為縱斷結構,又無明顯鞋口,除了需要以外懷底邊沿輪廓為參照,確定出內懷底邊沿之外,一般無需分懷處理。
4.樣板製作
(1)做幫和劃料樣板的製作
做幫和劃料樣板的製作方案。
(2)鞋裏樣板的製作
鞋裏由前幫
思考題
1.簡述舌式高腰鞋的式樣結構特點。
2.舌式高腰鞋的式樣設計重點在什麼地方?其式樣有些什麼變化手法?
3.男式與女式的舌式高腰鞋在定位與輪廓線條處理上有何區別?後幫皮裏
4.收皺展平對舌式高腰鞋部件輪廓線條有前幫布裏何影響?
5.如何控製舌式高腰鞋的樣蹺?
6.為什麼舌式高腰鞋可以無需進行分懷處理?鞋舌皮裏
7.舌式高腰鞋樣板長度如何控製?
訓練題
1.各種舌式高腰鞋樣板設計操作技法的訓練。
2.舌式高腰鞋設計變化技法的訓練。
“靴”是保護人體下肢、護腕、防寒和美腿的鞋具。靴子的顯著特點是它的靴筒高比一般鞋的後幫高出許多,其高度可包住腳踝、腳腕、腿肚、膝蓋、小腿、大腿以及整個下肢。因此,就有了短靴、半筒靴、高筒靴、長筒靴等各種規格之分。
在我國,鞋後幫的高度低於腳踝的稱為“鞋”或“低腰鞋”,而後幫靴筒高度高過腳踝,處於腳腕、腿肚、膝蓋、小腿、大腿等不同高度的靴子統稱為“靴”。其分類如下:
①凡是鞋後幫高度超過腳踝部位,處於腳腕高度附近的,劃歸為高腰皮鞋,也可按國外習慣稱其為短靴。在國內,高腰皮鞋與短靴是存在區別的。其後幫靴筒高度一般處在腳踝的上緣與腳腕下緣的為高腰鞋;而靴筒高度略超過腳腕高度的,則稱之為短靴。
②所謂半筒靴,是指靴筒高在小腿一半高度附近的靴子,即靴筒口位於腿肚下邊緣附近靴類的統稱。
③凡是靴筒口高度位於腿肚附近至膝蓋以下的靴類,劃歸為高筒靴。一般以馬靴結構的為最多,而且靴筒高度的變化也很大。
④凡是靴筒高度超過膝蓋的靴子,統稱長筒靴。這種靴子的靴筒已完全包住膝蓋,筒口位於大腿下部。需要對筒口的結構進行認真處理,處理方法可采用彈力、拉鏈和綁帶幾種。更為重要的是靴子筒口應該柔軟和富有彈性。
在國外通常按英寸計量靴筒的高度,用以規劃靴子的商品規格。在習慣上,人們常常籠統將靴類劃分成短靴和長靴兩大類。靴筒高度在腿肚下緣高度以下,歸為短靴類;而在腿肚下緣高度以上的則籠統劃歸為長靴。
靴類有單、棉兩類。單靴以美腿為設計重點,棉靴則以符合生理穿著要求為主。基本款式主要有內耳式、外耳式、大舌式、開口式、整頭板(側縫)式、背切式和鼻舌式(葫蘆頭)等多種。從靴筒緊縛部件和靴筒的結構分,又有筒靴、橡筋靴、拉鏈靴、綁帶靴和邊扣靴等。
靴子的穿用舒適與合腳性要求非常重要,而且舒適與合腳的範圍比低腰鞋大得多。它不僅涉及腳型的蹠圍、跗圍和兜跟圍長的合適要求,還包括腳腕、腿肚和膝蓋部位尺寸與圍長尺寸,而且與所穿的褲腿厚度有直接的關係。在一般情況下,要求腳腕部應適當寬鬆,而腿肚部位必須適當緊縮,以確保靴子穿著跟腳,起步輕快和減輕疲勞。
靴子在設計和製造過程中,采用特製的高腰靴子楦,其主要區別是鞋楦後身高比一般高腰楦要高一些,再就是高腰靴楦統口後端的投影點,應位於楦底後端點附近或略向後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