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任務型商務英語閱讀實驗
1.實驗目的與研究問題
(1)實驗目的:在任務型教學法、生本理論、合作學習、激勵機製和專用英語教學法的理論指導下,研究合作性的學習任務及以小組評價為主的激勵機製對學生商務英語閱讀學習的促進作用。
(2)研究問題:
①經過完成8次商務英語閱讀任務,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否提高?
②經過完成8次商務英語閱讀任務,學生的主動回答與主動提問的次數有否增加?
③學生的主動回答與主動提問的正確性和流利性有否提高?
④學生所寫商務文稿的單詞拚寫和語法運用的正確性有否提高?
2.實驗方法與實施
(1)受試:2005級商務英語專業班49人。
(2)實驗設計:實驗在受試一年級第二個學期進行。實驗班分為8個小組,共做8次實驗。每次實驗的內容為一個單元,時間為四節課。在進行每一個單元的教學前,依據本單元的主題,要求學生選擇自己最熟悉、最喜歡的一到兩個方麵通過大量閱讀,多途徑地進行資料搜索、收集和整理,形成自己對本主題的觀點。
第一、第二課時:①學生把自己收集的資料和形成的觀點在組內用英語進行交流、分享;②各小組選出最有特色並能代表本小組水平的一份資料,對其形成的觀點進行討論完善後向全班彙報。每個小組彙報完畢都必須接受其他小組任何一個成員的提問,這些問題可由彙報者回答或其組員回答和補充。③彙報完畢後,由其他7個小組以A、B、C、D、E五個等級進行評定。④老師點評。⑤組織學生對課本的閱讀文章進行限時閱讀,然後各個小組討論總結出文章中最有用的商務程序、方法或詞彙,並以例證的方式向全班呈現討論結果。⑥老師總結。
第三、第四課時:①各小組聯係自己的生活實際,運用本單元所學的商務程序、方法及詞彙完成與本單元主題有關的真實或模擬商務任務。②各小組把完成這個商務任務的過程及結果向全班呈現。每個小組彙報完畢都必須接受其他小組任何一個成員的提問,這些問題可由彙報者回答,其組員可進行補充或回答。③彙報完畢後,由其他7個小組以A、B、C、D、E五個等級進行評定。④老師點評。
對各小組的評價:每節課每位同學主動提問和主動回答由科代表或老師登記,各小組每次彙報後,被評定的等級及其組員主動提問和回答的次數將作為月評定等級最重要的指標。末位的小組要進行補償性學習。學習的內容由各小組討論決定,經老師同意後執行。例如,尋找與本月所學主題有關的文章進行閱讀,寫出讀後感,一般每人不低於五篇。或者摘抄有關的商務文章並進行英漢互譯等。每月由各小組評出表現最突出的同學,然後由全班投票決定其中五位獲得“免死牌”,“免死牌”可免除一次補償性學習。
(3)實驗材料:用來測驗閱讀的材料均來自商務英語證書BEC(BUSINESS ENGLISH CERTIFICATE)的初級全真模擬題。BEC是教育部考試中心和英國劍橋大學考試委員會合作,於1993年起舉辦的考試。該係列考試是一項語言水平考試。兩份調查問卷請看附錄。
(4)收集數據與統計方法:要收集的數據有:①兩份調查問卷的結果;②學生進行三次BEC閱讀全真題的測試結果;③每小組學生主動提問和主動回答問題的次數以及正確性和流利性;④每個小組學生所交商務文稿的單詞拚寫和語法運用的錯誤次數。
統計方法:①兩份調查問卷均采用Likert五點量表方式編製,第一份由受試學生看完題幹後按“總是”、“經常”、“有時”、“很少”、“從不”五項中圈出一項與自己學習情況最接近的一項,學生直接在問卷上作答。第二份由受試學生看完題幹後按“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根本不重要”五項中圈出一項與自己的體會和認識最接近的一項。(參見《附錄》)②學生在第一次實驗前、第四次實驗後、第八次試驗後共進行三次閱讀測試,對有進步的學生的人數和分數進行統計。③每一名學生代表其小組呈現任務的結果後,其他小組的同學對這名發言學生及其小組成員進行主動提問的次數以及發言組組員主動回答的次數,由英語科代表進行統計。④每位學生代表小組發言或主動提問時,其停頓時間超過10秒的次數以及語法錯誤的次數,由教師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統計。⑤每個小組學生所交商務文稿的單詞拚寫和語法運用的錯誤次數,由教師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