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了兩個小輩都退了出去,皇後劉氏又為董夫人添了杯新茶,道,“妹妹也好些時候沒來我這毓霞閣了。”
“是啊,自從小女從山上回來,臣妾還是第一次進宮。”董夫人喟歎,“前些日子,娘娘做壽,我等也是來去匆匆,竟連半句體己的話也沒能說上。”
“嗯,說到做壽,一轉眼哀家也已過了跨入不惑之年,我們的孩子也都大了,都到了該談婚論嫁的年紀。真是歲月不饒人啊!”
董夫人目光微斂,“話雖這麼說,可娘娘您的樣子依然光豔照人,一點兒也不輸人。”
“嗬嗬,你不用寬慰哀家!就說前兩天吧,秋菊、冬梅幫哀家梳頭的時候,不消她們說,哀家自己都能從銅鏡裏看見自己鬢角的白頭發了。不服老不行啊!”劉皇後邊說邊歎氣,她雖然已經貴為六宮之首,早已遠離了依靠美色來爭寵的年紀,卻無法阻止歲月的流逝,不可避免的與王上過上了相敬如賓的日子,這些台麵下的事情,又怎麼能對外人道?“要是時光能夠倒流……不說這個,今天既然你們母女二人都來了,不如就在哀家這毓霞殿內住上幾日,也好讓哀家跟未來的媳婦好好熟悉熟悉,感受一下年輕人的朝氣。妹妹你看這樣可方便?”
“方便,哪會有什麼不方便的!臣妾和小女平日裏在家也不過做做女紅之類,娘娘要是不嫌棄,能留在宮裏給娘娘做個伴兒自然求之不得!隻是臣妾這個女兒,自小就沒跟在臣妾身邊,好多禮數都是這幾天才開始學習,別在娘娘麵前出了醜才好。”說著,董夫人又歎了口氣,“讓她就這麼嫁給殿下,臣妾還真是有些不放心。”
劉皇後似乎早就知道董夫人會這麼說,慢條斯理的整了整衣襟,“有什麼不放心的,衍兒也沒大荷兒幾歲,算起來都還是孩子,兩個孩子在一起,總會有些小摩擦,就像是我們,不也都是從這些磨合的過程中走過來的麼!這些,妹妹就不要在這裏杞人憂天了。”
“是,娘娘說的是,日子長了這舌頭哪能碰不到牙呢!”董夫人被劉皇後這麼一說,反倒覺得是自己有些小家子氣了,“對了,娘娘,臣妾今日進宮給娘娘帶來些親手製作的小點心。春喜兒,把我們帶來的食盒呈上來給娘娘。”
少時,春喜兒帶著幾個下人捧了幾隻食盒過來,攤開來依次是八個精致的小碟子,裝了炸的金黃的杏兒紅薯小餅、煎炸沙香蕉、蛋奶土豆餅、豆腐煎餃、巴國南瓜餅、奶香玉米烙、糖蛋鬆和菠蘿凍,八種小點心依次擺出來,看起來霎是喜慶。
劉皇後抬眼看了看,“哀家在宮裏什麼都不缺,妹妹進園子裏帶這些來做什麼!秋菊、冬梅,你們兩個把這些點心收下去,再把景妃今早送來的糯米藕、冰糖沙梨撿一些出來,送到觀景閣去。今天天氣不錯,等一下妹妹同哀家一同過去坐坐。”
董夫人俯身應了,又坐回位子上,等著劉皇後收拾好茶具一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