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消失的駝子(1 / 3)

太行山,又名王母山、五行山。

其北起北京西山,南接河南王屋山,綿延四百餘公裏,是中國華北地區一條著名的山脈。

此地曆史悠久,人文厚重。

抗戰時期,八路軍一二九師曾在劉伯承、鄧/小平的領導和指揮下,在該地區創立晉冀豫邊區。依托山險屏障,發起遊擊戰。為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勝利建立了不朽的功績。

這裏不僅是近代中國著名的革命聖地,也是先秦古典寓言“愚公移山”故事的發源地之一。

山的北麓,有座地級小城,叫做“鄴城”。其治下三縣兩區,人口不足百萬。

臨近年關,一場遲暮冬雪恰臨鄴城,浮浮揚揚下了一個晚上。把座小城裝扮得銀裝素裹,增添不少祥和的節日意趣。

然而,在這普天同慶共迎佳節的日子裏,隨著一陣急促報警聲的響起,徹底打破了小城的寧靜……

接到方局長電話的時候,祝隕生正在出差的路上。

這一天是舊曆二零一二年臘月二十九日,距離年三十僅剩一天的時間(注1)。

從掛斷電話那刻起,祝隕生知道他這個年……是過不安穩了。

因為他即將麵對的,是一起鄴城建市以來聞所未聞的特大惡性案件。這對於從警六年,年僅28歲的他來說,不可謂不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

就在兩小時前,身為鄴城市刑警隊代理大隊長的祝隕生,接到了老局長的緊急調令。說是距鄴城四十公裏外的西樵鎮,發生了一起特大山林縱火案。讓他立即放下手頭工作,火速趕往案發地。

對於這起案子,祝隕生其實早已知道。

昨晚後半夜,西樵鎮派出所所長汪建軍和他通過電話。

發牢騷說,西樵鎮北麵的臥牛山,不知被哪個野孩子放了把火。火勢凶猛,他們正灰頭土臉和消防大隊組織當地村民救火。

當時,祝隕生由於身處外地,又聽說不是什麼大案,簡單寒暄幾句後,便掛了電話。也沒把此事放在心上。

畢竟像山林失火這種案子,也不算稀奇。那在每年年關底下都是偶有發生的。

起因嘛,也確如汪所長猜測的那般!多是由一些放年假後家長疏於管理的小孩子貪玩放鞭炮之類的引起。

像這種案子,由成年人引起的較少。畢竟近年來國家對山林防火抓得很緊。縱火、決水又是重罪,成年人都知曉其中的利害關係。攝於法律威壓,是斷不敢放火燒山的。

因此,這種案子案情並不複雜、很單純。處理起來也簡單。

一般而言,隻要沒造成人員傷亡,或對國家財產造成重大損失之類的,多是調查清楚後教育一下孩子的家長,讓其賠些錢了事。這種普通治安案件,地方派出所大多能應付得來。

誰成想,就是這麼一起看似案情簡單的山林失火案,在短短數小時後,卻迅速升級為一起特大縱火殺人案。

事情的原委有些離奇,這還得從一座道觀說起。

原來,在西樵鎮北麵的臥牛山山坳裏有座破敗的道觀,叫做“慈雲觀”。道觀規模不大,也不是什麼在冊的文物保護單位。據說是改革開放後,當地老百姓在一座破四/舊時砸塌的道觀基礎上,捐款建立的。

前些年,總有個七八十歲的老道士住在裏麵。但這老道也不常住,經常四方遊曆,有時三年兩載不見人影也是常事。

而事情的差頭,恰恰就出在這座久無人居的慈雲觀裏。

據方局長電話裏講,昨晚接到110指揮中心出警任務後,汪所長他們便迅速趕到了事發地。

但他們趕到現場時,慈雲觀早已被大火吞噬倒塌掉了。

因擔心道觀裏有人,汪所長還專門問過附近的村民。村民都說那是一座空觀,老道士快兩年沒見人影了。由於當時火勢凶猛,又加上天黑還下著大雪,視線條件很不好,所以汪所長他們也沒多留意。光顧著撲四處蔓延的山火了。

可等到大火撲滅,天色微亮,他們協同消防的同誌勘察火災起因的時候,卻意外在坍塌的瓦礫下發現了碳化的屍體。

而且,還不是一具——是四具呈蜷縮狀的成人屍骸。

更令汪所長等人感到驚訝的是,其中一具屍體的腦門上……還插了半塊燒黑的黃銅皮。

汪所長一看這情形,頓時緊張起來。

他知道這已不是一起普通的山林失火案那麼簡單了。

從現場看,案子的複雜程度超乎想象,絕不是他們一個小小地方派出所能解決得了的。

於是汪所長沒敢遲疑,迅速把此案上報了市局……

聽完方局的描述,祝隕生自知案情重大。掛斷電話,他沒敢遲滯,簡單交接了下手頭的工作後,便火速往西樵鎮方向趕去。

然而,越是心急,事情往往越糟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