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吳王闔閭打敗強大的楚國後,一心想向中原擴展自己的勢力,稱霸諸侯。與此同時,南麵的越國也日益強盛起來,開始威脅吳國後方。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去世,勾踐繼位。闔閭以為這是一個征服越國的好時機,便不顧大夫伍子胥的反對,親自帶兵去攻打越國。
越王勾踐聞訊後,在槜李(今浙江嘉興西南)與吳軍對陣,並設計打敗了吳國。
闔閭不僅沒有征服越國,還在戰場上被射傷,回國沒多久就死了。臨終前,闔閭拉著兒子夫差的手說:“你一定要替我報仇啊。”夫差繼位後,遵照父親遺訓,日夜勤兵。為了鞭策自己,他派人站在宮殿門口,每天都厲聲喝問自己:“夫差!你忘記勾踐殺死了你的父親嗎?”夫差回答說:“不!我不敢忘記!”為此,夫差加緊練兵,隻等三年服喪期滿,興兵伐越,報仇雪恥。
三年後,夫差任命伍子胥為大將,伯嚭為副將,親率大軍攻打越國。
越國當時有兩個很能幹的大夫,一個叫文種,一個叫範蠡。範蠡對勾踐說:“吳國練兵三年了,這回夫差決心報仇,來勢凶猛。咱們不如守住城池,不要跟他們正麵交鋒。”
勾踐認為自己打敗過吳國,執意派大軍去跟吳軍拚殺。兩軍在夫椒一帶作戰。越軍果然大敗。勾踐帶著五千殘兵敗將逃到會稽,被吳軍圍困,無計可施。
生死存亡之際,勾踐對範蠡說:“我很懊悔沒有聽你的話,以至於此,現在該怎麼辦?”範蠡說:“咱們去求和吧。”勾踐於是派文種到夫差營中去求和。文種向夫差轉達了勾踐想求和的意思。夫差原本想同意,可是遭到了伍子胥的堅決反對。
文種打聽到吳國的太宰伯嚭是個貪財好色的小人,就私下送給伯嚭一批美女和珍寶,請伯嚭在夫差麵前說好話。經過伯嚭勸說,夫差不顧伍子胥的反對,答應了越國的求和,但要勾踐到吳國做人質。文種回去向勾踐報告。勾踐為了保全國家,忍辱負重,帶著夫人和範蠡到吳國去做人質,而把國家大事托付給文種。
勾踐一行到吳國後,夫差讓他們夫婦住在闔閭墳旁的一間石屋裏,並叫勾踐給他喂馬,範蠡給他做奴仆。夫差每次坐車出去,勾踐就給他牽馬。這樣過了兩年,夫差認為勾踐真心歸順自己,又有伯嚭說情,就放勾踐回國了。
勾踐回國後,立誌報仇雪恨。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誌氣,就在吃飯的地方掛上一個苦膽。每逢吃飯的時候,勾踐就先嚐一口苦膽,還問自己:“你忘了會稽之辱嗎?”勾踐還把席子撤去,用柴草當做褥子。這就是後人傳誦的“臥薪嚐膽”的故事。
勾踐一心想使越國富強起來,親自參加耕種,還叫夫人親手織布,以此鼓勵生產。因為越國遭受了亡國之災,人口大大減少,勾踐就製定獎勵生育的製度。勾踐叫文種管理國家大事,範蠡訓練人馬,自己則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扶危濟困。全國百姓都巴不得多加一把勁,好叫這個受欺壓的國家變成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