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內科疾病偏方1(1 / 1)

一、高血壓病

在未服抗高血壓藥情況下,動脈血壓持續高於正常標準,即:收縮壓18.6kPa(140mmHg)和/或舒張壓≥12kPa(90mmHg),即可視為高血壓病。這裏指原發性高血壓。頭痛、頭暈、乏力等是較常見的一般症狀。

辨證分型:

1.肝火亢盛型:症見眩暈頭痛,麵紅目赤口苦,煩躁,便秘,尿赤,舌紅,苔黃,脈弦。

2.陰虛陽亢型:症見眩暈頭痛,腰膝酸軟,五心煩熱,心悸失眠,舌質紅,脈弦細而數。

3.陰陽兩虛型:症見眩暈頭痛,耳鳴,心悸,氣急,腰酸,失眠,多夢,舌淡苔白,脈弦細。

4.痰濕壅盛型:症見眩暈頭痛,頭重,胸悶,心悸,嘔惡痰涎,苔白膩,脈滑。

臨床施治

1.清肝降壓夏麻飲

【組成】夏枯草30g,天麻10g。

【主治】高血壓病,肝火亢盛型,症見頭痛較甚。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

2.降壓鮮芹菜汁

【組成】鮮芹菜250g。

【主治】各型高血壓病。

【用法】洗淨,用沸水燙2分鍾,切碎絞汁。每服1小杯。每日2次,連服數日。

3.降壓茶

【組成】羅布麻葉6g,山楂15g,五味子5g,冰糖適量。

【主治】高血壓病,症見頭痛,眩暈,失眠等。

【用法】開水衝泡。代茶頻飲。

4.滋陰降壓海蜇荸薺湯

【組成】海蜇皮50g,荸薺100g。

【主治】高血壓病。

【用法】荸薺去皮切片,與海蜇皮共煮湯。每日服2次,可常食。

5.平肝降壓海帶決明煎

【組成】海帶20g,草決明子15g。

【主治】高血壓病,肝火亢盛型。症見血脂偏高者。

【用法】水煎,吃海帶喝湯。每日1次,連用數日。

6.祛痰降壓昆布海藻煲黃豆

【組成】昆布、海藻各30g,黃豆200g。

【主治】高血壓病,痰濕壅盛型。症見眩暈頭痛,頭重,胸悶,心悸,嘔惡痰涎,苔白膩,脈滑。

【用法】文火煲湯,加白糖調味。每日服2次,連服數日。

7.養血降壓龜肉首烏湯

【組成】烏龜1隻(約500g),何首烏30g,桑椹子15g,旱蓮草15g,女貞子15g。

【主治】高血壓病,陰虛陽亢型。症見頭暈耳鳴,目脹眼花,失眠多夢,腰膝酸軟,或大便幹燥,舌紅苔少,脈細弦。

【製法】(1)將烏龜活剖,去腸雜,洗淨,用開水拖去血水,去黑皮,斬件,何首烏、桑椹子、旱蓮草、女貞子洗淨。(2)把龜肉連龜板與上料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煮2小時,調味即可服用。

8.降壓酸甜蒜飲

【組成】糖、醋、大蒜各適量。

【主治】各型高血壓病。

【用法】每日早晨空腹吃糖醋大蒜1~2頭,並連帶喝些糖醋汁。

9.降壓芹蔥湯

【組成】芹菜100g,洋蔥5片(天然瓣片),大蒜頭5瓣荸薺帶皮5顆番茄1個。

【主治】各型高血壓。

【用法】以上各藥以4碗水文火煮成1碗,睡前1次吃完。

【說明】本方治療高血壓可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其中蒜頭有降低膽固醇,降低血壓的功能。

10.滋陰降壓葛沙粥

【組成】鮮葛根50g,沙參20g,麥冬20g,粳米60g。

【主治】高血壓病,陰虛型。症見腰膝酸軟,五心煩熱,心悸失眠。

【用法】將葛根洗淨切片,與沙參、麥冬經水磨後澄取澱粉,曬幹備用。每次用葛根粉、沙參、麥冬與粳米煮粥吃。每日1劑,經常服食。

11.降壓雙耳粥

【組成】白木耳10g,黑木耳10g,粳米50~100g,冰糖適量。

【主治】各型高血壓病。

【用法】黑白木耳泡發,除去蒂柄,切成小碎塊,與粳米一同煮粥,加入冰糖即可。可經常服用。

12.降壓白礬米泔水足浴

【組成】白礬60g,米泔水一大煲。

【主治】各型高血壓病。

【用法】煮熱至白礬溶化後,趁溫浸雙足。

【說明】此方降壓效果奇佳。必須用米泔水煮溶白礬效果才好。有些體瘦病人用開水溶後泡足,自覺胸中不適。而用米泔水則無此感。機製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