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評析】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果企業還輕視知識產權工作,如果企業還不能運用知識產權戰略,那麼這樣的企業遲早會被市場拋棄。這個案例給予的啟示:一是企業無論大小,都必須要樹立知識產權意識,積極申請專利和商標注冊。另外,在專利申請之前,企業也要做好檢索,對技術的現狀有一個較為全麵的把握,甚至製定一套係統的專利實施戰略,以少走彎路。否則,即使申請了專利,也會最終得不到保護。二是由於中小企業大多數規模比較小,資金和技術力量也相對薄弱,在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方麵存在一定不足,一些從事知識產權服務的機構需要“補位”,幫助中小企業加強公司知識產權建設,結合企業生產經營實際,製定知識產權工作規劃,明確知識產權工作的組織管理責任人及職工的義務及相關法律責任,並組織開展知識產權申請、鑒定、注冊、監督管理、許可貿易等。三是通過這次很平常的文獻服務,卻化解了當事企業乃至鹽城地區具有相同產品企業的危機,經濟損失幾乎為零。我們不難看出,科技文獻服務的社會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專利信息分析

助力地方科技發展李春燕黨的十六大做出了製定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的重大戰略決策。我國從中央到地方,政府為有效促進科技發展,製定了大大小小的科技發展規劃。在經濟一體化的今天,科學地製定科技發展規劃,離不開科技情報,特別是專利信息情報。專利信息具有集技術、經濟、法律信息於一體,數量巨大、公布快捷、內容新穎等特點。通過專利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歸納,各級政府計劃部門可以係統地了解各技術領域的專利活動情況、工業發展趨勢以及本地的技術實力和水平,從而為政府機構製定宏觀經濟、科技發展計劃等提供決策參考。

下麵以江蘇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受如皋市科技局委托,開展專利分析的案例,探討專利信息分析在服務地方科技發展中所起的作用。

用戶需求

多年來,如皋市科技局與江蘇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一直保持合作關係,多次委托省所開展項目申報、課題調研、科技規劃製定等工作。在合作中如皋市科技局對省所的研究能力有一定認同。近年來,如皋市大力實施“科技興市”戰略,重視科技的支撐作用。為了解自身科技實力,製定有針對性的科技政策,如皋市科技局向省所提出了了解如皋專利技術家底的需求,希望了解自身在不同行政級別中的位置、與競爭對手的差距以及自身的產業狀況。

總體思路

在仔細分析用戶需求後,相關人員製定了專利分析報告的總體架構。報告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進行縱向比較,全國—江蘇—南通—如皋,便於找準位置;第二部分對南通所轄縣市及張家港、靖江等進行橫向比較,便於明確競爭對手及標杆情況;第三部分對如皋境內的重點產業進行分析。

思路確定後,需要尋找相關的數據支撐。數據是一個分析報告是否準確、有說服力的基礎。數據的獲取采用國內權威的專利檢索平台——CNIPR中外專利數據庫服務平台。針對報告所需數據,使用相應的檢索策略,並根據檢索結果不斷調整,同時對部分檢索結果進行人工數據清洗。

具體實施

報告的第一部分從專利申請總量、專利質量、專利申請人、專利發明人、技術熱點等幾個方麵分析了如皋的專利申請狀況。

對專利申請總量、專利質量的考察既要明確如皋自身的專利申請特點,又要與全國、江蘇、南通的同期平均水平比較,便於找準位置。而專利申請人、專利發明人、技術熱點隻研究如皋自身的情況。

為此,報告首先繪製了“十五”以來如皋的專利申請曆年變化趨勢圖,發現“十一五”之後,如皋明顯加快了專利申請的力度,專利申請數量呈直線增長趨勢。但同期南通、全省乃至全國的變化趨勢如何,如皋的專利申請數量增長是個別現象還是普遍現象,專利申請數量究竟處於什麼位置還需進一步考察。對比各地區專利申請數量占上一級別地區的專利申請數量的比例,發現單從專利申請數量上看,無論江蘇省、南通市還是如皋市,均高於同級別的平均水平。報告計算了全國、江蘇、南通、如皋從2001年以來的專利申請年增長率,並繪製了專利申請年增長率的對比圖。發現除了如皋在2003年專利申請數量有所下降外,無論全國、江蘇省、南通大市還是如皋市,從2001年以來專利申請數量均呈增長態勢,專利申請年平均增長率如皋超過了南通,南通超過了江蘇省,江蘇省超過了全國。由此看出,專利申請數量增長是普遍現象,而如皋的表現尤其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