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雖有“升清降濁”的作用,但難免有毒。《黃帝內經》早巳指出,人體的毒素有內源性及外源性兩種。外源性毒主要包括六淫之毒,如“大風苛毒”。內源性的毒則有寒毒、濕毒、熱毒、清毒、燥毒以及進入人體的藥毒,從而提出了著名的“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於是才有了對人們的警示:“是藥三分毒。”現在又把毒分為脂毒、痰毒、瘀毒、氣毒、血毒、尿毒、便毒及汗毒。
正常情況下,人體具備了一定的解毒、排毒能力,但當毒素超出了人體自身的解毒、排毒能力,或當人的五髒功能減退,尤其是肝、腎、淋巴三大解毒、排毒係統出現故障時,就易導致內毒蓄積。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自身排毒、解毒能力愈來愈弱,有的甚至到了“五毒俱全”的地步,慢性自體中毒的危害性可想而知。
毒素一旦蓄積,就好比定時炸彈,易導致各種疾病發生。毒素堆積不能排出,還易導致人體早衰及衰老提速。這就啟示了排毒養生的重要性。現代社會由於飲食衛生、環境衛生以及工作壓力,導致人體內外毒的蓄積越來越多,那就應加強排毒,通過五髒排毒、十二時辰排毒、體質排毒、中藥排毒及經絡排毒等多方麵,幫助人體排出毒素,這就是排毒養生。
本書正是從上述諸多方麵介紹各種中醫排毒方法。希望廣大讀者能從中得到啟示,加強排毒觀念,及時清掃自體的毒,這樣才能身輕無病,才能延年益壽。
最後,祝十三億中國人健康長壽!
揚力
2011年1月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