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言(1 / 1)

在西方,人們普遍認為園藝是一種伊甸園式的生活方式。我國曆代都有名人、隱士熱衷於鄉野田園生活,他們在大自然中勞動、學習和思考,並尋求事物發展的真理,最終成為既具有智慧,又品德高尚的人。在近代,許多自然科學上的偉大成就也出自田間地頭。遺傳學的兩大定律就是一個叫孟德爾的人在奧古斯丁修道院花園中的豌豆田裏發現的,誰也未能料想到,這200平方米的豌豆田竟成為遺傳學的“誕生地”。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如同春筍般生長的高樓大廈擋住了我們的視線,厚厚的霧霾充斥著整個天空;辦公室裏的白領終日麵對電腦和成堆文件;學校過分重視學位、論文,致使青年學生終日埋頭書本,疲於應付考試;城市的孩子缺乏基本的農業技能實踐,竟不能區分小麥和韭菜……懷愛倫曾說過,大自然的美本身就可以引導心靈遠離罪惡和俗世的誘惑,而轉從純潔、和平與上帝。我們隻有回歸伊甸園式的生活方式,才能重新找回健康與快樂。

現在,伴隨著園藝業的發展,家庭園藝、社區園藝、運輸園藝、觀光園藝、園藝療法誕生了,都市人也可以從事園藝活動,享受園藝勞動所帶來的快樂。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編寫了《園藝春秋》這部書,其目的是為廣大園藝愛好者提供園藝科學的基本知識,使他們了解現代園藝的發展始末,展望園藝的發展趨勢,同時也為即將從事園藝工作的人們撥冗引路。

園藝的起源可追溯到農業發展的早期階段,從那個時候開始,人們就喜愛盛開的花朵,讚美豐收的果實,飲用彰顯文化的茶水等。《園藝春秋》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園藝科學的基本知識、曆史及發展趨勢;語言並未囿於專業術語的簡單羅列,而是以通俗易懂,簡單明了的語言帶領我們走進園藝世界:田園蔬菜,觀賞花草,茶香氤氳,炊煙繚繞——好一番田園風光,詩情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