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揚沒有急著要球。
中場休息外加坐了十來分鍾板凳,他無法確定自己是否能夠一上場就撿回被他接近“玩崩”的投籃感覺——1級“心夠決”在逆境中隻會增加3%的命中,這並不足夠能保證什麼。
更何況他的隊友們打得還行,雖然比分上貝澤依然暫時落後。
所以在進攻中他隻是將球做了一個過渡,就遊走於兩邊的底角,為隊友們拉開突破空間。
托陳揚在之前對手身上建立起的“赫赫威名”,雖然上半場他隻是10中2怒砍4分,但迪爾菲爾德的防守者也沒有絲毫放鬆盯防的意思。
這一回合,隊長拉特蘭德籃下出手不中,迪爾菲爾德反擊中傳球失誤。
接著艾弗森開始接管比賽,他帶球過半場,呼叫了一個內線擋拆,很快就再次殺向禁區輕取兩分,71:70,雙方隻差一分。
回過來艾爾索普毫不手軟,一係列跑位後麵對澤維爾·甘的防守底線發炮,第三個三分球,74:70,分差回到兩球。
比賽進入最後5分鍾。
“嘿,澤維爾。”底線發球時陳揚叫住了甘,“那家夥似乎投上癮了呢!下一次不如換我試試?”
既然布巴的火力夠猛,那麼我就試著從防守端開始做起吧。
陳揚做出了決定。
或許可以讓對麵的這位隊長試試2級“哈弗裏塞克之眼”的威力了?
在正式比賽中,當比賽進行到最後5分鍾且球隊落後時,2級“哈弗裏塞克之眼”防守時看破持球人動作幾率將達到可觀的20%。
……
這場比賽,塔比特應該是防住了陳揚——至少從結果上來看是這樣的。因為除了上半場被防的10中2之後,下半場第12分鍾重新上陣的貝澤1號球員在接下來的時間裏似乎也無法找到什麼太好的得分機會——他甚至都沒怎麼出手,在那些傾向迪爾菲爾德高中的人眼中,這幾乎就是被完封的標誌。
被防的連籃都不敢投,那是一種怎樣的境界?
所以在比賽的最後15秒,落後5分的迪爾菲爾德無可奈何地再次選擇犯規戰術將持球的陳揚送上罰球線時,現場解說員的嘴角就開始泛酸。
“我想貝澤的球迷們都在祈禱,希望他們1號的罰球不要像投籃一樣悲催。至少得保證罰進一個,貝澤的‘頭號得分手’本場比賽的得分才可能破雙……我為塔比特感到驕傲,他打出了一場教科書般的防守,隻可惜我們今天似乎欠缺了一點點運氣……”
聽著解說員的讚譽,塔比特望了一眼站上罰球線的貝澤1號,輕輕低下了頭。
他真的成功防守住了陳揚嗎?
他自己都不敢給一個肯定的回答。陳揚的得分看起來確實不怎麼光鮮,甚至可以說是慘不忍睹——13投4中,命中率隻有悲催的30·7%。
但一個球員的價值,並不僅僅是靠得分來衡量的。
在塔比特的印象裏,這場比賽——尤其是下半場,在防守端這個中國人的身影仿佛無處不在。
這家夥多少次搶占住了正確的位置?搶了多少個籃板,斷了多少次球?
哪怕是在進攻端,這個出手變得相當謹慎的1號後衛也在最後一分鍾投進了一枚關鍵的三分球,讓主場的球迷心頭一涼、感覺“這是給棺材板在釘釘子”的一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