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迪老師的談興很高,他再一次很負責任地指出了陳揚在投突結合上的一些細節問題,然後和藹地問道:“傑裏,還有什麼疑問嗎?”
“隻有一個問題。”陳揚道,“你那位小學菜替補、高中虐球星、進NBA投丟30球的朋友叫什麼名字?他在係統名人堂裏出現過嗎?”
“當然,不過這是兩個問題。那個家夥在聯盟裏呆的時間可是比賈巴爾還長,而且他是金色的。”麥迪的臉上露出一絲緬懷的神色,“那個時候球迷們都愛叫我們‘從不打鐵是科比,從來鐵腰看麥迪’。他是我的朋友,一個贏家,也是一個永不服輸的戰士,他的名字來自一種神戶牛排,他叫科比·布萊恩特(注2)。”
……
陳揚還來不及從麥迪身上將跳投這門技藝學得更加精通,比賽日就悄然而至了。
這一個禮拜裏他隻在麥迪的指導下訓練個20個小時,便感覺有些吃不消了。
這當然不是因為陳揚不夠勤奮,更不是體力方麵的因素——係統空間裏壓根就不存在這一說,而是他的聲望值消耗得太快了。
是的,在名師一對一裏召喚麥迪確實沒費什麼事——除了用掉的一張球星卡。可像所有的名師課外輔導一樣,這從來都不是免費的教學。
當然請麥迪輔導花費的不是美元,而是聲望值,一小時1500點,不打折、不講價、不團購、不包郵,沒有五星好評免10元,也沒有VIP會員優惠。
所以當一口氣消耗掉將近一半聲望值後,陳揚終於戀戀不舍地退出了係統。除了聲望掉得實在太快以外,他也需要將學到的東西在現實中好好消化一下。
1991年11月30日,感恩節假期的第二天,貝澤高中叛逆者隊將抵達切薩皮克市,迎戰迪爾菲爾德高中。
這也是他們的本賽季的第六場比賽。
雙方的上一次交手是在上賽季——今年的2月。當時的陳揚還隻是漢普頓高中的一名普通學生,而現在他已經是漢普頓錨地的高中明星了。
迪爾菲爾德高中是一隻特點鮮明的球隊,在北美、在遵循肌肉絞殺的東部,在切薩皮克這個小地方,這群年輕人卻打著與美國人截然不同的籃球——他們的骨子裏有著一股歐洲風。
這個賽季,迪爾菲爾德的實力比起以前來說並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12年級生走了,9、10年級的新鮮血液進來了,失去的人和補充的人都不是什麼要緊的主力。
新賽季打了5場比賽,迪爾菲爾德的成績是三勝兩負,暫時排在東南部海岸區的第7位。值得一提的是,也不知道是不是“仰望星空派”這類必殺一樣的食物起了作用,目前為止他們輸得兩場球都是在客場,主場則保持全勝。
這是一隻典型的主場龍球隊。
(注1:麥迪沒有正規的體測數據,他那幾乎要“雙手過膝”的臂展長度來源於民間傳聞,麥迪的民間臂展數據為218厘米-223厘米之間。
注2:科比的父親喬·布萊恩特在意大利打籃球聯賽時經常在餐廳吃一種牛排——神戶牛排,由於喬·布萊恩特很喜歡吃這種不同風味的牛排,因此給他的兒子起名為科比(Ko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