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營養——生命之源,健康之本

人類為維持生命,從事勞動,繁衍生息,必須從外界攝取食物。機體攝取、消化、吸收、代謝和利用食物中的養分以滿足自身生理需要的整個過程即稱之為營養。食物所提供的營養物質叫營養素。食物不僅是營養物質的載體,而且含有許多對人類有益的非營養物質生物活性物質。它們大都有一定的直接或間接的營養作用和潛在的防病保健功能。

食物進入人體內要進行根本的改造和加工。它在中樞神經係統的直接影響或間接調控下,經曆著非常複雜的生理、生化過程,將食物所提供的養分組合成機體所需要的物質,提供生命活動的能量以及用於調節代謝反應的速度和強度。成千上萬種生化反應有條不紊地同時進行,稍不協調,身體就會出毛病。

近年來研究發現,細胞的類型和多種功能取決於營養素的適宜攝入量。營養素與基因的相互作用對人類的受孕、生長、發育、健康、長壽都有潛在影響,可能對某些導致死亡的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起著決定性作用。表明營養是生命、生存的物質基礎,人類的生、老、病、死都與營養密切相關。

2.食物的營養成分與功用

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有四五十種都必須取自食物,它們分屬於7個大類,即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糖類)、維生素、礦物質《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水和膳食纖維。

各種營養素在體內的含量不等,需要量也懸殊很大(最多的需幾百克,而最少的不過幾微克),但各有其獨特的營養功能和藥理作用,不可偏廢。它們在體內密切聯係、協同配合或相互製約,存在著錯綜複雜的微妙關係,並按一定的比例保持著動態平衡,有效地發揮其重要作用,以滿足人體對飲食營養的最基本的要求:

(1)提供能量,維持體溫,滿足生命活動和生產勞動的動力。

(2)構成身體組織,供給生長、發育、修補、更新所需的材料;並提供製造體液、激素、酶和抗體等重要物質的原料。

(3)保護器官功能,調控代謝反應,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使機體各部分工作得以協調地進行。

(4)具有強身、益智、祛病、防癌、維護健康、延緩衰老等一種或多種重要營養功能和/或藥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