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艱苦的求學之路(1 / 2)

童第周,是我國卓越的一個生物學家,生於1902年。說起童第周的成就和貢獻,無一不讓人們豎起大拇指,不過卻很少有人了解,童第周的成功是在極其艱難的情況下實現的。清貧的家庭條件,惡劣的學習環境,這些都為他的人生道路製造出了太多的障礙與阻力。但童第周靠著自己堅強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戰勝了困難,為人們豎立了一個榜樣。

生活清苦,但終圓上學夢

“我一定能考上效實中學!”

1902年5月28日,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縣的一個農民家庭裏。他的父親是一位私孰先生,他從小便跟著父親學習知識,一邊學習一邊還要做許多農活。童第周的父親是一個明事理的人,他雖然無法給童第周提供優良的物質生活,卻總是給童第周講古人刻苦讀書的故事,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和這些古人一樣,懂得持之以恒、懂得努力奮鬥,更希望童第周能夠從中學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他還特意寫下了“水滴石穿”四個大字,貼在童第周的書桌旁,願他長大以後做一個有出息的人。童第周就是受到了父親的影響,養成了做事專注、堅持的良好習慣,身體力行地實踐著這種精神,不放過每一分、每一秒的學習時間。

跟著父親在私塾裏學習,童第周隻學到一些關於文史方麵的東西,這顯然並不能滿足他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由於家裏的條件實在無法供他上學,童第周也隻能選擇放棄,但是上學的理想在他心裏從未消失過,他十分渴望有一天能夠走入校園,和同學們一起探索知識的奧妙。

後來,童第周的父親又不幸去世,他們的生活更加艱難了。好在他的幾個哥哥都深明大義,不僅精心照顧著童第周的生活,也為他的“上學夢”而四處奔波。終於在童第周17歲那一年,他在二哥的幫助下進入到了寧波師範預科班,這讓他欣喜不已。因為這裏不僅不需要交學費,還管食宿,窮人家的孩子若是能到這裏讀書實在是很幸運的。

童第周心裏很清楚,這個機會實在是來之不易,自己必需刻苦努力地學習。於是,除了吃飯睡覺,童第周幾乎將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讀書上麵,一分一秒都舍不得放過。但是,由於數理方麵的知識基礎太差,童第周學習起來還是十分吃力,但這並不影響他學習的信心和鬥誌。相反,這更加激起他的好學之心。

盡管童第周已經比別人多付出了幾倍的努力,但效果似乎並不明顯。在第一學期考試中,他的總平均分竟然沒有及格!學校方麵想讓他退學或是降級,在童第周的再三請求下,學校才勉強答應讓他再試讀半年。本來童第周的大哥是希望他努力學習,等到將來有出息時再回到家鄉,幫助哥哥辦法。不過,此時的童第周心中卻有了另一個高遠的誌向:他想進入寧波效實中學讀書。在當時,這所中學是浙江省非常有名的一所學校,在那裏學習的人都是拔尖的人才,畢業後基本上也能夠上大學。

當大哥得知童第周的這個誌向時,他很高興,但同時又有些擔心。畢竟效實中學是出類拔萃的學校,而且十分重視數理學科和英語,這些都是童第周的薄弱環節,這個連考試都不及格的落後生,又怎麼能進的去呢?但童第周卻堅決地告訴哥哥:“我一定能考上效實中學!”看到他如此堅定的信心,一家人也全部都動員起來,給他加油鼓勁。從此以後,童第周更加刻苦了,他開始自學英語,總是學到深夜還不睡覺。哥哥被他所感動,不僅答應供他上學,還四處找人為弟弟打聽效實中學的招生情況。

燈下讀書,令人感動

“我要抓緊時間學習,把成績提高上去,我不想做倒數第一名。”可是,哥哥所托的人卻帶來了一個十分不利的消息:效實中學不招一年級新生,隻招到三年級插班的優等生。依照童第周當時的基礎來說,考一年級就十分費勁了,更不必說是三年級的優等生了。哥哥拿不定主意,就去和童第周商量,不過聽到這個消息後的童第周仍然不改初衷,他認定了這所學校。因此,他決定去考三年級的插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