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10年來,西部地區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經濟效益明顯提高,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於全國同期平均水平,與東部地區經濟發展差距擴大的趨勢得到初步緩解。經濟增長速度快、持續時間長、穩定性好,經濟總量和人均水平均實現了大跨越,為長遠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一、地區生產總值
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逐步加快。2000-2009年,西部地區生產總值由16655億元增加到66868億元,年均增長11.9%。自2007年起,西部地區經濟增長速度已連續3年高於東部地區。其中,內蒙古自治區自2002年起連續8年增速居全國第一,2000-2009年,年均增速高達16.7%。
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比重先降後升。盡管西部地區經濟總量增加迅速,但由於中國經濟整體增長較快,2000-2003年間,西部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各地加總的比重不僅沒有上升,反而有所下降,由17.1%下降到17.0%。2004年因受國內經濟增長對資源需求大幅增加導致的價格上漲因素影響,西部資源密集區的經濟發展出現加速增長,使西部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的比重有所提高;但隨著價格高位回落,西部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的比重2005年降至16.9%。
2005-2009年間,西部地區生產總值恢複平穩增長態勢並且開始快於全國平均增速,其占全國的比重也穩步提高,由16.9%的提高到18.5%與東部地區的差距有所縮小。2000-2009年,西部地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由4624元提高到18255元,增加了2.95倍。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由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的59.5%提高到66.1%,提高了6.6個百分點。
二、固定資產投資
西部地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2009年,西部地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9662億元,是2000年的6111億元的8.13倍,投資規模之大、增速之快為史上所少有。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占全國各地區加總比重大幅提高。2000年,西部地區固定資產投資額在全國的比重為19.2%至2009年,上升為22.7%。西部地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除了2003年低於東部地區外其餘年度增速均高於東部地區,其中增速最快的2007年,高於東部地區近10個百分點。
國家預算內資金有效帶動社會投資。2009年,西部地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中,國家預算內資金達到4977.6億元,占全國各地區加總比重41.2%。2000-2009年,用於西部地區的國家預算內資金總量逐年增加,占全國各地區加總比重基本保持在36%以上水平(年度間有波動)。國家預算內資金對支持西部地區基本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有效帶動了社會投入,大幅度改善了西部地區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條件和城鄉麵貌。
三、工業增加值
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增加值快速增長。2009年,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增加值較2000年增加兩番以上,占全國比重進一步提高。
工業企業利潤迅速提高。2009年,西部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5044.7億元,比2000年的394億元增加11.8倍。企業利潤大幅度增加,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拓展了企業的發展空間,為經濟發展奠定了較好的微觀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