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260天寶寶雖小也要孔融讓梨——如何讓寶寶學會分享
相信哪個媽媽都不會希望自己的寶寶將來成為一個自私自利,隻關心自己的人,所以我們一定要從小就培養寶寶學會分享的好習慣。當寶寶陷入爭搶玩具的旋渦,媽媽要做的首先不是訓斥寶寶如何學習分享,而是以適當的方式的介入,以免寶寶互相傷害。
讚揚寶寶與人分享的行為
在寶寶與人分享了東西之後,父母可以通過口頭表揚、讚許的表情、動作(如豎大拇指、親吻)等予以肯定和鞏固。
灌輸互惠原則,讓寶—寶理解分享的意義
父母可跟寶寶說一些“你現在給別人玩了,以後別人也會給你玩”,“每個人都把自己的東西拿出來給別人玩,原來每人隻有一個玩具,現在可以有很多玩具玩了”之類的話來教導寶寶。
生活中的言傳身教
成人的身教具有更為重要的榜樣作用,可潛移默化地讓寶寶感受分享的樂趣。寶寶的模仿能力很強,父母經常做的事情,寶寶都會學著做。作為父母該有意在寶寶麵前做一些示範,比如吃飯時,爸爸給媽媽夾菜。慢慢地寶寶把這種分享當作了快樂,每當有好吃的的時候,他總是先遞給媽媽,再給爸爸,最後才是自己吃。
不要拒絕寶寶的友好
當寶寶有什麼東西與父母分享時,即使父母不想吃或不感興趣也要欣然接受,並謝謝寶寶。
因為當寶寶看到父母把東西吃下或接受了,並說他很乖的時候,會非常高興。
如果父母拒絕了他,他會認為父母不喜歡,以後就再也不給了,慢慢的,他就會自私起來。
第261~262天穿衣戴帽自己動手——鍛煉寶寶自己穿衣服的能力
上班就要遲到了!媽媽著急地看著表,手上加快速度,三下五除二就幫寶寶穿好衣服了。這種場景也許讓你感到很熟悉,因為孩子穿衣服太慢了,不是穿不上衣服,就算穿好了,可是一看居然穿反了,還是需要你重新幫他穿,所以幹脆替他包辦。穿衣服是有技巧的,你有沒有教過寶寶呢?
鼓勵寶寶自己穿脫衣服
讓寶寶自己穿、脫衣服,是培養寶寶生活自理能力的一個重要內容。
開始他可能穿不好,褲子穿反了或兩條腿伸在一條褲腿裏。在這樣的情況下,家長要鼓勵寶寶,穿不好重穿,要從容易到複雜。
給寶寶買衣服的時候,可以買些有前後標記的衣服,如上衣胸前有他喜歡的小動物,褲子前麵有口袋或膝蓋上麵有圖案,使寶寶容易識別前後。讓寶寶學穿衣服最好是從夏天開始,因為夏天穿的衣服簡單,而且慢慢穿也不易受涼。
首先讓幼兒認識衣服的前後,然後再教寶寶學穿脫衣服,掌握基本的方法:穿上衣時,衣服的前襟朝外,雙手提住衣領的兩端,然後從頭上向後一披,把衣服披在背上,再將手伸入衣袖。係鈕扣時,先把兩側門襟對齊,從最下麵的紐扣係起,以免錯位。教寶寶穿褲子時,先讓寶寶分清前後,雙手拉住褲腰,坐著將兩腿同時伸進褲筒,當腳從褲筒中伸出時,便可站起來,把褲子往上一提,就穿好了。
剛開始父母可適當幫助,例如幫寶寶把毛衣套入脖子,或幫忙將外套穿上一隻袖子,或幫他把褲腿套上,讓他自己提起來等,其餘的都留給寶寶自己穿。
脫衣服比穿衣服容易,如脫褲子,讓寶寶雙手拉住褲腰兩側,順著把褲子拉到臂部下麵,然後坐下來,把兩腿從褲筒裏脫出來就行了。脫套頭衫比較吃力,在這一環節,父母可幫寶寶拉出一隻袖子。
經過這樣反複學習、實踐,寶寶慢慢地就掌握了穿脫衣服的技巧。父母要適當地放開手,引導寶寶用自己的手,努力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父母應該明白,在物質條件越來越優越的今天,不是我們的寶寶變得“無能”了,“嬌貴”了,關鍵是寶寶們的潛能有沒有被你發現和開發出來。如果你是一個隻會溫柔包辦的家長,那你的寶寶就永遠不可能是“能幹”的,因為他的能力在你的包辦下己漸漸退化了。
但是媽媽不要心急,寶寶自己穿脫衣服應在寶寶兩歲以後進行,兩歲之前可以慢慢培養,切莫操之過急。
第263~264天寶寶要與人多交往——培養寶寶的交往能力
有人說孩子是父母的作品,是父母教育的結果,還有人說孩子是父母的反光鏡,從他們身上能看到父母為人處世的哲學與做人準則。這些都強調了父母對孩子的引導和塑造作用,這的確是不可忽視的,但是任何引導和塑造都是有規律可循的,這個規律就是孩子自由的天性。
培養寶寶的社交能力
通常,9個月的寶寶對陌生的成人普遍有怯生、不敢接近的現象,但他們較易接受與自己同齡的陌生小夥伴。
因此,爸爸媽媽應陪寶寶多與小朋友交往,讓寶寶積累與同伴交往的經驗,同時也可以教寶寶怎樣懂禮貌。
握握手,交朋友
為了培養寶寶的交往能力,爸爸媽媽可以有意識地讓寶寶和同齡寶寶接觸,通過以下方式,訓練他和同伴相處的能力。
歡迎歡迎:當與小朋友相互見麵時,讓寶寶對小夥伴點點頭或拍拍手表示歡迎對方。
握握手:剛與小朋友見麵後,爸爸媽媽應鼓勵兩個寶寶相互握握手,以示友好。
謝謝:引導小寶寶們相互交換自己的玩具,並讓他們點點頭,以表示謝意。
一起玩耍:讓寶寶們一起在地毯上或床上互相追逐,嬉鬧。
再見:與小夥伴們分手時,讓寶寶揮揮手,表示再見。
通過寶寶與小夥伴們的玩耍,培養他的社會交往能力,減緩寶寶的怯生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