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籃協的特色(2 / 2)

在顧瀟停止了他的“侵略”後,小玫向顧瀟講述了最近在國內籃球界發生的變動。

原來,以周敬濱為首的籃協高層對國家隊主教練班克斯的集權式管理產生了懷疑,在風起雲湧的政壇中摸爬滾打多年的周敬濱已經不可避免的按照政治思維的模式來考慮問題。

周敬濱對籃球一竅不通,但他起碼知道如何做領導,更確切的說如何把權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從政治的思考方式來看,班克斯這種“控製**”太強的人無疑是犯忌諱的,加上最近一陣國家隊的成績很不好,這使得班克斯成為了眾矢之的。

但班克斯不管怎麼說也是帶領中國隊走向顛峰的人,並且能力也在那裏放著,要是因為權力爭鬥被弄下了台,那無疑會在全國範圍內獲得普遍的同情和支持,並會大大影響籃協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人們會無休無止的聲討已經千瘡百孔的製度,這對周敬濱來說是絕不允許出現的事,本來來籃協就隻是一個過渡,要在這裏鬧出什麼風聲,那對自己以後的仕途影響可是不小的。

何況,奧運會眼看就要來了,臨陣換帥是兵家大忌,籃協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物色到合適的人選,既要有能力,又要聽話,更重要的是,通過短短一年的磨合,就能完成明年奧運會的任務。這次周敬濱在上級領導那裏立的軍令狀可不小:保四強爭獎牌。

換帥是不行的,那就意味著籃協還得忍受著班克斯的頤氣指使,忍受著他的壞脾氣,忍受著他的大嘴,以及他那張大嘴給籃協時不時帶來的麻煩。

但周敬濱是何許人也?在政壇呼風喚雨十幾年的人,什麼場麵沒見過,什麼大事沒處理過,大風大浪都挺過來了,豈能在籃球隊這陰溝裏翻船?

於是,一個具有XX特色的點子被老周用了出來。

在老周的“關懷”下,國家隊大力培養了一個年輕人的助理教練,此人原是國家隊的球員,退役後就留在國家隊做了助理教練,這幾年也算兢兢業業,在球隊中有著很高的威信。但今年,他卻突然感覺到被以前更受重視了,很多日常的訓練和友誼賽的任務都交給了他處理。想來籃協是想利用他運動員的出身以及在隊中的威信製衡一下班克斯的權力。

但班克斯豈是引頸就戮之輩,他在覺察到事情的不妙之後,立刻就借口生病,請假回到歐洲老家了。他倒是想看看,中國隊離了他還能耍出些什麼花樣。

這一來,班克斯算是把周敬濱得罪到家了,當然在表麵上,老周是不可能對班克斯有任何不滿的,實際上他一直在媒體麵前表現出他對班克斯的絕對支持,當然也對班克斯所做決定的理解。

在周敬濱的嘴裏,班克斯仿佛成了白求恩的化身,一個外國人,不遠萬裏來到中國,把中國的籃球事業當做自己的事業,這是什麼樣的精神?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中國籃球,我們要向他致敬。

他現在病倒了,是為了中國的籃球事業病倒的,是過多的工作和過強的責任心讓他倒下的,我們這些中國人情何以堪!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盡量讓他多休息,把煩瑣的工作都交給我們自己做吧,他隻需要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之外。

於是,籃協“順應民心”,出台了一個“大快人心”的舉動,把原來的助理教練提升為中國國家隊的主教練,而班克斯則成為中國國家隊的總教練。

同樣一隻球隊,又是主教練,又是總教練,讓人摸不著頭腦,不過,不是有足協的先驅們探索出了這條路嗎?那咱們就跟上吧,反正都是符合國情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