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度轉身大家見多了,胯下換手更不是什麼新鮮玩意,但這兩招聚集在一起,被顧瀟一氣嗬成的展現出來,卻還是第一次。洛杉嘰是什麼地方,是電影之都,這裏的球迷什麼沒見過,想要得到他們的認可,沒有一點新意是不行的。顧瀟這種“老瓶裝新酒”,也算是創造性勞動了。
隨著顧瀟右手一記重扣,安靜的球場沸騰了起來,球迷們紛紛舉起手中的“10”分牌,而裁判給了49分。
格羅姆再次出場了,他拿出一張白色的貼紙粘在了罰球線的地板上。所有人都明白他想做什麼了。
自從上個世紀的J博士歐文用出罰球線起跳這一招後,罰球線就成了一個飛人的代名詞,幾乎所有被稱為飛人的巨星都曾經挑戰過這5.8米的距離,其中以喬丹的那次最為完美,那輕盈的一躍在人們的腦海中烙下了深深的痕跡,從此成為永恒的經典。
格羅姆也許真的是喬丹所說的“超越者”,在他起跳的一刹那,他的身影與人們記憶中的那個經典的畫麵似乎重合了,同樣舒展的身形,同樣美侖美渙的滑翔,同樣優雅的將球“順”進籃筐。這樣的感覺幾十年來,人們才第二次看見,這與很多其他在罰球線起跳,然後“夠”著將球放進籃筐的場麵不可同日而語。
而格羅姆起跳的位置甚至離白紙還有一步的距離!
這時人們才明白他貼白紙的真正含義,那是為了提醒所有的人,他並不需要到罰球線。
這樣的扣籃還有什麼可說的,連場邊的一些湊熱鬧的NBA球員都高舉起了“10”,更別說看台上的觀眾了。五名裁判也一致舉起了10的牌子,他們甚至認為50分偏少了。
顧瀟與下場的格羅姆來了一個緊緊的擁抱,接著帶著一個籃球上場了。此時的球館早已沸騰,球迷們發出山呼海嘯的呼喊。今年的扣籃大賽是近幾年來最為精彩的幾屆,決賽的前三個扣籃,無論放到前幾年的任何一屆中,都絕對是顛峰之作,但在今天,由於出的多了,卻顯得很平常。
大屏幕上已經打出,顧瀟離奪冠差50分。必須拿到滿分才能獲勝,49分也隻能戰平。而格羅姆的表現實際上已經不知不覺的把裁判和觀眾的口味調上去了,平常情況下能得50分的動作,到了這一刻,恐怕隻能有45分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多數人對顧瀟是不看好的,沒人能想到還有什麼方式的扣籃會比罰球線更激動人心。
而顧瀟已經作出了選擇。
依然是左手抓著球起步,依然是在離籃筐很近的距離起跳,而這次,沒有360度的轉身,沒有胯下換手,僅僅是簡單的把球放進去而已
所有人都楞了:放棄了?破罐子破摔?消極比賽?各種各樣的疑慮在人們心頭縈繞著。
不對!天啦,他在幹什麼!
顧瀟的身子像是停滯在了空中,右手在籃網下接住了落下來的球。
所有人都呆了,難道他想再扣一次?
沒錯,顧瀟的身體在空中緩緩下落,但卻似一把繃緊的弓,右手抓球劃出一道“圓月”似的弧線,以極大的力道砸入了網窩,籃框嗡嗡做響
這是有史以來最瘋狂的扣籃,是失傳已久的“山羊”絕學,這種灌籃被稱做“DOUBLEDUNK”!
斯台普斯球館突然像山穀一般寂靜,幾秒之後,卻像潮水一般發出巨大的聲響。無數人舉起了記分牌,與以往不同,這次他們把兩快“10”拚在了一起,形成了“100”。
“這是兩次灌籃,理所應當得兩次的分。”顧瀟循著聲音望去,格羅姆那家夥拿著“100”在那裏大聲嚷嚷,而他旁邊的家夥卻可憐兮兮的聳聳肩,很明顯,他們人手隻有一快牌子,而他的牌子被格羅姆搶去了。
裁判此時很後悔怎麼來當這個倒黴的角色,要是他們作為觀眾的身份,也可以肆無忌憚的拚出100來,而現在卻隻能中規中炬的舉起10分的牌子。
不過所有人都知道,這並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