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5章安穩(3 / 3)

大年初一當天,蔡致遠上班,我於是叫上周懿去唐人街逛街。我們倆擠在一間新開張的珠寶店門口伸長了胳膊和一群學齡前的小孩子們爭搶別人用來做宣傳派發的氣球。我們每人舉著一個大紅氣球,得意極了。周懿說,嗯,這才有點過年的感覺。

在唐人街,我注意到很多旅行社都組織了進香團的一日遊,地點是在悉尼南部臥龍崗地區的南天寺。我看了不由得佩服這些老華僑門,心想中國人真是厲害啊,所有中國傳統的衣食住行通通被帶到了世界各地並發揚光大不說,連信仰都搬過來了。蔡致遠是馬來西亞的第三代中國移民,可是對於長幼尊卑的禮節他比我還要傳統的多。我經常和爸媽開一些沒達沒小的玩笑,可是他卻從來都不會的。而且他家裏篤信佛教。出國之後我才發現,旅居世界各地的華僑們似乎都比在國內的中國人更注重傳統和老祖宗留下來的習俗。

我是北方人,家裏也都是無神論者。可是看了那些進香團的廣告我卻忽然很想和蔡致遠一起去南天寺。人家都說,宗教信仰是給有需要的人準備的。當你特別盼望得到某樣東西,或者特別害怕失去某樣東西的時候,你就會開始患得患失,開始懷疑自己是否有這種能力和福氣去擁有自己想要的東西。於是人們就隻有寄希望與某種神奇的力量,假借神靈之手來幫助自己實現願望了。

周末,我和蔡致遠搭了一個小時的火車去了南天寺。我沒有求簽,因為我不敢。如果求得的簽上麵說得太好了,我會懷疑他的真實性,說得不好,卻又會擔心命運也許真的會如此悲慘。所以,不如不求。我隻是很虔誠的上了香許了願。我的香帶上麵繡著:萬事如意。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覺得萬事如意的祝福是所有祝福話語裏麵最高的境界了。是的,萬事都如你所願,那還有什麼可求的呢。

當然,這隻不過是人們的美好願望罷了。生活中總是有太多的不如意,愛情的患得患失,對父母身體健康的擔憂,學業的辛苦和對未來的茫然,還有,很重要的一樣,那些曾經擁有過卻又失去的友誼。

上次那件事情之後,孫燕再也沒有主動找過我,而我打去的電話她也一直不肯接聽。我深深的困惑,究竟是什麼原因,朋友們一個個的疏遠了?先是陳朵,然後是孫燕。到底是我錯了,還是他們錯了?

正月十五,王文彪買了元宵和水果去小姑姑家。我去的時候小姑姑正在看電視,弟弟坐在客廳的地毯上擺弄著幾台玩具小汽車。電視的聲音開得很大,卻使得她那偌大的家更顯得安靜冷清。

看到我上來,小姑姑很高興。馬上梳洗打扮了,帶著我和弟弟出去吃飯。

我們隻有兩個半人,卻叫了七八個菜。

“姑姑,菜太多了,我們吃不完。”

“沒關係,吃不完帶回家慢慢吃。其實平時在家裏,每次我隨便做點什麼也都是吃不完的。一人半份量很難掌握。”

“姑父過年沒回來嘛?”我問。

“沒有,說是有個項目要談,去了北美。”

“小姑姑,你怎麼不跟他去啊,反正你在這裏也沒什麼事情做。”我有點著急,心想,如果小姑姑經常跟在姑父身邊,他就不會有機會去找陳朵了。

“我也想回去,可是兒子要上學,走不開啊。”小姑姑輕描淡寫的說。他轉過頭幫弟弟擦了擦嘴邊上的食物,繼續說,“他離開我不行,覺也不睡,學也不上了。以前試過的。”

“兒子,”姑姑輕扶著桌麵,把臉湊過去,“你愛不愛媽媽?”

小家夥正賣力的啃著手裏的皇帝蟹腿,眼皮都沒抬一下的應付的點了點頭,顯得很不耐煩。

小姑姑愛憐的用手指輕輕戳了弟弟的大腦袋一下,說:“你可不能不要媽媽,媽媽對你這麼好……如果爸爸媽媽離婚了,你說,你是要爸爸還是要媽媽?”

“媽媽。”這次弟弟到是不含糊的立刻用手裏的螃蟹腳指了指小姑姑。

小姑姑欣慰的笑了。

“姑姑?你和姑父……”我試探著問。

“我們沒事,我就這麼一說,嗬嗬。看我兒子到底知不知道誰對他最好。”

聽了姑姑這麼說,王文彪才稍微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