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霸州烽火 第047章 定計救方臘(1 / 2)

梁山北山第一關上,古天、吳加亮對麵席地而坐,戴宗侍立在一旁,燕青在沏著茶。

吳加亮一麵指著燕青擺弄的那古天絲毫不懂的茶道,一麵微笑輕聲道:“大帥,這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則。唐代為克服九難,即造、別、器、火、水、炙、末、煮、飲。我朝為三點與三不點品茶,所謂‘三點’為新茶、甘泉、潔器為一,天氣好為一,風流儒雅、氣味相投的佳客為一;反之,是為‘三不點’。以加亮來看,實為天地人和之道。而今,我梁山占據八百裏水泊,依山傍水,縱有十萬雄兵,斷難撼我絲毫,可謂地利;天下動蕩,朝野荒淫,人心浮動,若依大帥所言,不日大戰便起,雖是生靈塗炭,實則我梁山之機,不可不謂天時;我梁山兄弟三十又六,同心同德,唯大帥馬首是瞻,鋤奸滅頑,深得民心,新得鹽山之地,可為外援,是謂人和。不知大帥以為如何?”

古天輕笑,他約這三個人來到後山亭中,實則是為了與他們商討關於救方臘一事。吳加亮深明人心,古天隻一提,他便曉得了古天的意思,卻是說出了這麼一長串的什麼茶道、天地人和。

“軍師有話不妨直說,都是自家兄弟,我雖名為大帥,實則也是梁山一員。”

“大帥,小可知大帥深謀遠慮,實非小可所能比。小可言我大宋茶道所遵循的三點,反之則為三不點,若是失了地利、不得天時、散了人心,隻怕命不久矣。大帥所言救方臘,可曾知,一者汴京非是我梁山之地,二者而今天下雖不安,卻未有大亂,天時不到,三來,我梁山從未與那方臘有過接觸,方臘業已稱帝,若是我們真救了他,將置他於何位置呢?”

古天朗笑一聲,原來這吳加亮要勸阻自己莫要救方臘,這件事自己早已思考嫻熟了,若不是因此也不會找這三人來。

“軍師,你可知汴京最大的是誰嗎?”

吳加亮一個愣怔:“大帥此話何意,莫要說這汴京,就是天下最大的也肯定是皇帝啊。”

“哈哈,軍師差矣!”古天學著古人說話的韻味,“軍師,這王黼已死,但奸佞猶在,這朝廷最大的不是他徽宗皇帝,而是他身邊的那一幹奸臣。徽宗每日隻在宮中嬉戲,不看奏章、不問國事,甚至所有給皇上的奏折都要經過這些大臣之手篩選,所以,這徽宗是名存實亡,不過是個這些奸臣憑仗的架子罷了!”

吳加亮疑惑地皺著眉:“大帥,我朝皇帝真荒誕如此?大帥怎知?單憑一個李師師之言,未必可全信。”

古天大笑一聲:“軍師,這你就不必擔心了,這宋徽宗啊,對於我說的這些,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這吳加亮不知道宋徽宗的昏庸,古天也能理解,畢竟在這個時代,莫說吳加亮與那皇帝沒有接觸,不知所以,就是有接觸,所謂“不識廬山真麵目”,在這其中難免看不準,但是放在21世紀,但凡有北宋末年曆史常識的,都知道這宋徽宗是個什麼樣的皇帝。

吳加亮沉思著:“大帥所言,小可不知,不過大帥一而再地讓小可見識了大帥的過人之見,小可信大帥。不知大帥的意思可是說,隻要穩住了這些的奸臣佞賊,便可左右了皇上。”

“軍師以為呢?”古天把話拋回了吳加亮。

吳加亮苦笑:“大帥最是善於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啊,連小可也不放過。不過若是真依大帥所言,那倒是不難了。隻要我們賄賂些金銀,不怕這些賊臣們不放方臘,他們也是貪得無厭之輩,隨便找個替死鬼,就如同當初大帥救我等梁山兄弟一般,想必不難,瞞天過海之後,也不會有任何對我梁山不利的影響。隻是不知大帥若是救了那方臘,將準備如何,難道放他回南浙一帶繼續起事嗎?”

“軍師以為呢?軍師可還記得我當初是如何告知諸位好漢的?”

吳加亮都要翻白眼了,這古天居然又把問題拋回了自己,可是他知道,這也是這個大帥最大的特點。“大帥的意思是,也讓他休養生息,等待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