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章 文化(二)(3 / 3)

383.香港的拍賣行此在世界上占有怎樣的地位?有哪些著名的拍賣行?在中國藝術品拍賣史上創下了哪些世界紀錄?

答:香港從1973年開始,逐漸成為國際拍賣地之一,是亞太地區的拍賣中心。世界曆史悠久的蘇富比與佳士得拍賣行,都在香港設有辦事處。此外香港亦有多家拍賣行,如蘭物兄弟、半島、香港拍賣行,經常舉行拍賣活動。1989年的兩次大型拍賣活動,成交金額達6.34億港元。同年,中國藝術品在香港的3天拍賣活動,成交額達3.84億港元,創下單次拍賣最高金額紀錄。刷新3項世界紀錄:一件雍正琺琅彩“飛鳴宿食”碗,以1640廳港元成交,打破清代瓷器拍賣的世界紀錄;一幅張大千的大型潑墨“鬆壑飛泉圖”以297萬港元售出,成為單件近代中國畫拍賣的新世界紀錄;一對晚清翡翠宮廷仕女像,以1705萬港元成交,創翡翠玉刻拍賣價的新紀錄。

384.香港奧林匹克委員會在哪年獲國際承認的?

答:香港業餘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在1951年獲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承認為香港的奧林匹克委員會,負責管理香港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英聯邦運動會、亞運會、東亞運動會和各項世界運動會的比賽事宜。委員會轄下共有64個體育總會。該會在香港體壇所建立的地位,已是眾所公認的。除推廣香港的體育活動外,該會亦為體育行政人員、教練及技術人員發展多項運動教育計劃。自70年代初起,該會先後讚助了不少體壇領袖及運動員前往海外和在香港修讀課程及出席會議,以及派員代表香港參加國際奧林匹克學院每年舉辦的課程。此外,該會每年亦讚助“團結為奧運”的課程。

385.香港隊騫位選手在奧運會上實現了“零”的突破?

答-香港選手李麗珊在1996年第26屆亞特蘭大奧運會女子帆板比賽中榮獲金牌,從而為香港隊實現了自1952年參加奧運會以來獎牌“零”的突破。

386.1997年後香港還會賽馬嗎?

答:香港的賽馬,投注額中81.9%派給中獎者,7.4%作為馬會的傭金,10。7%作為博彩稅繳給政府,大多用於慈善服務。賽馬已經成為不少市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項活動。港人對賽馬的喜愛和狂熱程度,是一些外地人難以想象的。因而,港人對1997後能不能賽馬甚為關心。其實,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1997年後香港實行“一國兩製”,現行的社會製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變,基本法對港人享有的權利和自由予以法律保障,因此,馬會照樣跑下去。

387.皇家香港天文台成立於哪年?它的主要工作都有哪些?

答:皇家香港天文台於1883年成立,當時的主要任務是提供科學資料,確保船隻航行安全。百多年來,天文台提供的服務隨著社會的需要而轉變。現時天文台進行研究及提供服務的範圍包括:水文氣象、氣候、海洋物理、航空氣象和輻射監測及評估。此外,亦負責香港標準時間的報時服務,提供一些基本天文資料及負責操作一個地震監測網。

天文台的天氣預測總部負責作出天氣預報及就各類惡劣天氣發出警報。

388.隊香港藝術節是從哪年開始舉辦的?

答:香港藝術節由香港演藝發展局、市政局及香港賽馬會聯合舉辦。每年舉辦一次。邵逸夫任藝術節協會主席。1973年2月26日?3月24日舉辦第一屆,為期27天。9個海外藝術團體和香港中樂演奏者演出70多場。1974年第二屆,東方西方藝術並重演出。1983年1月舉辦第十一屆,香港及海外500多位表演藝術家,演出100多場。演出內容包括戲劇、舞蹈、獨唱、獨奏會、室樂、歌劇、麵譜等。1989年邵逸夫退休,新任藝術節協會主席鮑磊。1992年1月11日~2月2日舉辦第二十屆。為期23天。來自22個國家的970位藝術工作者,演出124場,共41項節目,觀眾人數超過9萬。上座率83.5%。為了藝術節20周年紀念以及向香港藝人及藝術團體多年的成就致意,開幕當天舉行了“香港演藝日”。“香港藝術節20周年巡回展覽”則展示了藝術節走上成熟的發展過程,演出項目較開辦時增加了兩倍。1993年1月30日~2月21日舉辦第二十一屆藝術節,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000多名表演者,在香港16個場地參加演出145場,38項節目,觀眾人數超過10萬人次。

389.香港的“火水”一詞是什麼意思?

答:香港人稱煤油為“火水”,使很多外省人覺得莫明其妙。廣州人稱煤油為“火水”,是在外國傳入煤油之前的事。根據地方掌故和地方誌記載,廣東是最先發現“水”可以點火的,這種可以點火的“水”便稱為“火水”。等到外國將煤油運來,才知“火水”是煤中的油,但因以前叫慣了這種可生火的“水”為“火水”,雖然知道即使是煤油,也一直叫它為“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