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曆史辯論(1 / 1)

周道揚冷哼一聲,說道:“周皇後?周皇後不是被那剛愎自用的亡國之君給賜死了嗎!屍身還在思陵葬著呢!”說著便嘲諷的看了眼崇禎皇帝。

此話一出旁邊那個侍衛裝扮的人,立刻拔刀說道:“放肆,小小鄉野道士,居然膽敢欺君犯上,看我來教訓你。”

崇禎眼睛充滿狠毒的神色看著周道揚,怒極反笑攔著侍衛說道:“哈哈哈,顧城退下。”

顧城憤憤的瞪了眼周道揚,應了聲是便退在一旁。

崇禎一臉的賞識神情,說道:“當年朕的確是被那些阿諛奉承之詞給蒙蔽了,朕幹淨利索的除掉了魏忠賢的閹黨,朕以為天下臣民見識到朕的雷霆手段之後,四方會安定,臣民會興泰,國家會富足,卻沒想到因為朕的自大,使得李自成成為了刺進大明的利劍。”崇禎痛心疾首的數著自己的罪行,一臉的懊悔神色繼續說道:“也是朕當年不懂得平衡朝政,使得文官一家獨大,朕悔不當初不該對魏忠賢一黨收拾的那樣絕,朕更悔不該錯信袁崇煥的那個賊人。”

常思萍厭惡的說道:“沒想到過了幾百年了,你還執迷不悟,當初的曆史是你昏庸,多疑才造成的,如果不是你中了皇太極的離間計錯殺了袁崇煥,你又怎麼會落的如今的下場。”

崇禎聞言不可置信的看著常思萍,向著常思萍走了幾步道:“錯殺?梓潼,你是怎麼會這麼說呢?”崇禎緊握拳頭,咬牙切齒道:“當初袁崇煥的所作所為你是清清楚楚的,朕尤記得當初你勸朕不該過於放縱袁崇煥,朕隻恨當初沒有聽你的早殺了袁崇煥這個逆賊。如果朕當時聽你的話,定不至於毀了祖宗基業。”

常思萍下意識的看了眼周道揚,又對崇禎說道:“怎麼可能?周皇後是曆史上頗具好評的賢後,而袁崇煥是曆史上有名的民族英雄。如果不是當初你多疑聽信那個從後金兵營逃回的太監的話,冤死了袁崇煥大將軍,明朝不一定會是什麼結局呢!”

崇禎一臉疑惑不解的,看了眼旁邊那個太監裝扮的隨從,問道:“什麼從後金兵營逃回的太監?梓潼,你當初知道的啊!袁崇煥擁兵自重,意圖不軌他是是罪該萬死,他死有餘辜,怎麼是朕冤他的呢?”

常思萍嗤之以鼻,漠然說道:“到現在你還不明白嗎?那是皇太極的離間計,目的就是讓你以為袁崇煥有了異心,讓你殺了他,這樣皇太極進軍中原就沒有對手了。”

崇禎連連擺手,說道:“不不不,當時的情況是袁崇煥存有異心,誅殺毛文龍排除異己,實為集權。袁賊不停的索要軍餉,耗費無窮錢財,擁有火炮火槍等殺傷力極高的武器無數。卻久久不能對資源極其匱乏的後金予以致命打擊,他分明是在為自己積蓄實力,準備自行稱帝。當年後金圍困京都之時,袁賊隻帶了五千騎兵便打了勝仗這分明是袁賊和後金的合謀詐敗。而後金以舉國之力進攻京都之時,袁賊為何不帶兵偷襲後金老巢,這簡單的不能在簡單的常識,圍魏救趙,難道袁賊不懂?”

常思萍聽得有點動容,但是想到曆史的記錄,便說道:“後金詐敗那就是為了,讓你聽信那個太監的話,讓你殺了袁崇煥而實施的離間計。再說了,當時後金以全部的兵力去攻打北京,就算袁將軍把後金的老巢的搗毀,後金的兵力也不可能會班師回朝,隻會讓後金的兵將更加賣力的攻下北京城。”

崇禎眼睛深沉一轉,疑惑道:“什麼太監?朕哪裏有聽信太監的話?”

常思萍驚詫的看了眼崇禎,說道:“就是從後金逃回大明的那個,好像是姓楊的那個太監,他對你說他是從敵軍兵營逃回的,然後他聽說了袁崇煥和皇太極有勾結。”

崇禎憤怒的甩了下繡著,說道:“荒唐,哪裏有什麼太監?分明是……。”

“好了,曆史辯論到此結束。”周道揚不耐煩的打斷崇禎的話說道:“你知道現在是什麼年代了嗎?你想要的光複大明是永遠都不可能的了。”

崇禎冷哼一聲,不屑的說道:“朕當然知道,皇太極稱帝之後改國號後金為大清,現在應該是他兒子即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