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美容保健(2 / 3)

七寶美髯酒

【來源】《醫方集解》。

【材料】製首烏100克,茯苓50克,牛膝、當歸各25克,枸杞子、菟絲子各20克,補骨脂15克,燒酒1500毫升。

【做法】上藥共為粗末,入紗布袋中,紮口,白酒浸泡。1個月後取出藥袋,壓榨取液。將榨得的藥液與藥酒混合,靜置,過濾,即得。

【用法】口服。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15~20毫升。

【功效】補益肝腎、烏須黑發。

【適用】肝腎不足、須發早白、牙齒動搖、夢遺滑精、腰膝酸軟、婦女帶下、男性不育。

枸杞酒

【來源】《經驗後方》。

【材料】枸杞子600克,鮮地黃汁1800克,高粱酒1200毫升。

【做法】將枸杞子用高粱酒浸泡3~7日後,再添生地黃汁(鮮生地榨取的汁液),攪勻密封。做此酒一般在農曆十月枸杞子紅熟時,無鮮枸杞,亦可用幹枸杞。

【用法】在十月立冬前後做好,存放至次年立春前開瓶,空腹時暖飲一盞,約30毫升。

【功效】白發變黑、耐老輕身。

【適用】未老先衰、頭發早白,或年老體胖發白。

【注意】忌立春後開瓶,忌與蔥、蒜同吃。

地黃首烏酒

【來源】《百病中醫藥酒療法》。

【材料】肥生地400克,何首烏500克,黃米2500克,酒曲100克。

【做法】將上藥煮取濃汁,同曲、米如常法釀酒,密封,春夏6日、秋冬7日即成。中有綠汁,此真精英,宜先飲之。濾汁收貯備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10~20毫升,日服3次。

【功效】滋陰、養血、涼血、填精、烏發。

【適用】陰虛骨蒸,煩熱口渴,陰津耗傷,須發早白,熱性出血證,肝腎精血虧損的遺精、帶下、腰膝酸痛、肌膚粗糙、體力虛弱、生殖力低下。

首烏黑豆酒

【來源】《藥酒彙編》。

【材料】製首烏90克,熟地黃、生地黃、天門冬、麥門冬各45克,枸杞子、牛膝、當歸、女貞子各30克,黑豆(炒香)60克,白酒2500毫升。

【做法】將前10味搗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5日後,過濾去渣,即成。

【用法】口服。日服2次,每次服20毫升。

【功效】補肝益腎、生發烏發。

【適用】青年脫發和白發等症。

側柏葉酒

【來源】《浙江中醫雜誌》。

【材料】鮮側柏葉32克,60度白酒100~500毫升。

【做法】將上藥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日後,過濾去渣,即成。

【用法】外用。塗擦患部,日塗3次。

【功效】清熱涼血、祛風生發。

【適用】脫發、脂溢性皮炎等。

桃花白芷酒

【來源】《浙江中醫雜誌》。

【材料】桃花250克,白芷30克,白酒1000毫升。

【做法】將桃花(3月3日或清明前後采摘的藥效好)、白芷與白酒同入容器中,密封浸泡30日後便可飲用。

【用法】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15~30毫升。同時倒少許酒於掌中,兩手掌對擦,待手掌熱後來回擦臉部患處。

【功效】活血通絡、潤膚祛斑。

【適用】黃褐斑,麵色晦暗、黑斑。

【注意】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慎用或忌用。

檳榔露酒

【來源】《中國食品》。

【材料】檳榔、橘皮各20克,青皮、玫瑰花各10克,砂仁5克,黃酒1500毫升。

【做法】將諸藥製成粗末,裝入紗布袋內,與黃酒共置入陶瓷容器中,文火煮30分鍾,加入少量冰糖,取出藥袋,酒裝瓶貯存。

【用法】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日飲20~25毫升。

【功效】行氣解鬱、潤燥調中。

【適用】黃褐斑屬氣鬱夾濕者,症見平素胸悶脅痛、情誌抑鬱、四肢困倦、食欲不振、月經不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