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降糖常用複方(1 / 2)

1.氣陰兩虛證

●健脾降糖飲

組成 生黃芪30g 黨參15g 白術15g 茯苓15g 山藥15g 黃精30g 葛根15g 天花粉15g 麥門冬15g 枸杞子15g 山茱萸9g 丹參15g 雞內金9g 黃連6g

功能 健脾益氣,養陰生津。主治糖尿病證屬脾虛氣弱、脾陰不足、脾腎雙虧者。如口幹口渴,飲多,尿多,疲乏無力,身體逐漸消瘦等。

用法 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來源 程益春,錢秋海,毛淳,益氣健脾法治療糖尿病的臨床與實驗研究,山東中醫學院學報,1994,18(1):21~27

●治消渴方

組成 山藥30g 生石膏30g(先煎)黃芪15g 天花粉15g 生地黃10g 知母10g 玄參10g 麥門冬10g 懷牛膝10g 茯苓10g 澤瀉10g 菟絲子12g

功能 補氣養陰,清熱降火。主治消渴病久治不愈,肺胃蘊熱,氣陰兩虛者。症見有口燥咽幹,疲乏無力,大便幹結等。

用法 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2次服。

來源 王長洪,董建華,益氣養陰法治療糖尿病的特色,浙江中醫雜誌,70,1998,33(8):340~341

2.燥熱傷肺型

●增液降糖湯

組成 生地黃15g 麥門冬10g 玄參15g 葛根10g 天花粉20g 懷山藥30g 玉竹15g 枸杞子20g 蠶繭10g 蘆根15g 知母10g

功能 清熱養陰,增液布津。適用於消渴口幹思飲,渴飲無度者。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

來源 胥京生,糖尿病診治舉隅,遼寧中醫雜誌,1987,11(12):16~17

●涼膈救肺飲

組成 生石膏30g 黃芩10g 地骨皮15g 知母15g 天門冬20g 麥門冬20g 天花粉20g 粳米20g 生甘草8g

功能 清肅肺熱,滋津止渴。適用於消渴症症見身熱心煩,大渴不止,欲飲冷水,小便頻數,氣息促急,呼氣灼熱者。

用法 用蘆根100g加粳米煮湯用以煎藥,去滓後,1日分3次溫服之,每日1劑。

來源 馬驥,糖尿病證治心得,中醫雜誌,1986,27(11):16~18

3.肺腎陰虛型

●滋水承飲湯

組成 生地黃20g 女貞子20g 桑椹子20g 麥門冬20g 山茱萸15g 枸杞子15g 炒山藥15g 潞黨參15g 五味子10g 生黃芪25g

功能 滋陰補腎,益肺止渴。主治糖尿病屬肺腎虛衰者。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

來源 馬驥,糖尿病證治心得,中醫雜誌,1986,27(11):16~18

●加味桑螵蛸散

組成 桑螵蛸30g 龍骨30g 龜甲30g 石菖蒲7g 遠誌7g 茯神7g 人參10g 當歸10g 熟地黃30g 山茱萸20g 山藥3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