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兩套中醫推薦的氣功運動(1 / 3)

據研究,練氣功可加強氣血運行,讓氧氣和人體需要的營養源源不斷輸送到全身,使病變組織得到修補。此外,實驗證明練功後,人體淋巴細胞的轉化率明顯升高,而淋巴細胞正是免疫係統的主導者,可提高人體的免疫力。

由於糖尿病屬虛症,需以補法調整,隻要勤練氣功,主要針對胰髒作強化、活化氣血循環,或讓胰髒的火氣排除,假以時日,可以收到極佳的效果。

至於糖尿病患者易出現的眼睛、神經、肌肉、腎髒乃至足部等病變,就中醫而言,是五髒起了變化而產生的影響,例如神經和肌肉的病變可能與心髒、血管甚至脾、胃有關;若能以氣功加強五髒的氣血循環,尤其在練功後,免疫力上升,許多病症自然可得到改善!

1.有按摩功效的筋骨活動:太極氣功十八式

隻要能活動到身體胸部到腰部這一段位置,彎曲或轉身都可以,胰髒的火氣都可以排出。其餘招式皆可調整五髒氣血、舒筋活血、促進新陳代謝、振奮精神。

第一式:起勢調息

自然站立,雙腳與肩同寬,雙手自然下垂,雙眼平視。

1 兩臂慢慢向前平舉,稍高於肩,手心向下,同時慢慢吸氣。

2 保持上身挺直,雙腿彎屈下蹲,膝關節不要超出腳尖;雙手掌心向下,輕輕下按,直到肚臍,同時把吸進來的氣慢慢吐出去。

3 動作1和2同時做6次,配合吸氣和呼氣(一吸一呼為一次),身體和雙手在這個過程中,要處於放鬆的狀態地上提與下降。

第二式:開闊胸懷

接上式動作。

1 將原本下壓的雙手,從肚臍平行上提到胸前,同時膝關節慢慢伸直。待雙手伸至胸前,將掌心相對,並向外盡量擴張,同時慢慢吸氣。

2 與1的動作相反,先將平展的雙手合攏到胸前,手心向下並慢慢往下按,膝蓋也隨之慢慢下彎,同時慢慢呼氣。

3 一吸一呼為一次,連續做6次。

第三式:揮舞彩虹

接上式動作。

1 原本下按的雙手平行上提,同時膝蓋慢慢伸直,慢慢吸氣。

2 雙手繼續抬高直至頭頂,身體的重心向右移並放在右腳,且右腳掌完全著地,膝蓋微微彎曲;左腳伸直,左手從頭頂向左側平放伸直,掌心朝上;右手像彎弓,掌心朝下。繼續吸氣。

3 與動作2對稱。重心向左移並放在左腳,且左腳掌完全著地,膝蓋微微彎曲。右腳伸直,右手從頭頂向右側平放伸直,掌心朝上;左手肘關節慢慢彎曲,向上提到頭頂,掌心朝下。慢慢呼氣。

4 左手平展時吸氣,右手平展時呼氣,一呼一吸為一次,連續做6次。

第四式:輪臂分雲

接上式動作。

1 重心重新移回兩腿之間,保持馬步微蹲。高舉的左手從身側向下移動,原本右側的右手同時向前,與左手在小腹前交叉,雙手掌心向內,同時慢慢呼氣。

2 雙手伸直,膝蓋從馬步微蹲恢複到伸直,雙臂往兩側上舉至頭頂交叉,此過程中翻掌使掌心向上。同時吸氣。

3 掌心向外,雙臂伸直,並向兩側慢慢降下,此時掌心應為向下;雙手按照劃圓圈的形式,直至交叉在小腹前。同時呼氣。

4 如此兩手以肩關節為圓心劃圓,手往上時為吸氣,手往下時為呼氣。一呼一吸為一次,連續做6次。

第五式:定步倒卷肱

接上式動作。

1 保持馬步微蹲,將原本高舉的左手掌心向上、朝前方伸直,右手屈肘、掌心向上,然後向右斜後方劃個270度的弧,直至與肩同高,腰向右轉,頭右轉看右手,同時吸氣。然後提右臂,手肘彎曲、掌心朝前,將後擺的右臂向前推出同時呼氣。同時將原本向前伸直的左手往胸前收,恰與往前推的右手相擦而過。

2 左手往斜後上方劃個弧,平舉在後,與肩同高,腰向左轉,頭左轉看左手;右手掌同時上翻,吸氣。然後提左手臂,手肘彎曲、掌心朝前,向前推出同時呼氣。同時將原本向前伸直的右手往胸前收,恰與往前推的左手相擦而過。

注意事項:掌內收和前推時可稍用內勁。一吸一呼為一次,連續做6次。

第六式:湖心劃船

接上式動作。

1 當雙手在胸前相擦而過時,保持上身挺直,兩手掌朝下,雙手向下及後方劃孤;在這個過程中,雙膝要隨著手臂的後擺慢慢下蹲,雙手繼續繞過後方,盡量伸長、向上空劃,腰部也要隨之自然擺動。繼續吐氣。

2 雙腿慢慢伸直,同時手臂伸直,掌心慢慢向上翻。慢慢吸氣。

3 重複動作1、2,手往下時為呼氣,手往上時為吸氣,一呼一吸為一次,連續做6次。

第七式:肩前托球

接上式動作。

1 初時兩手劃到後下方,腰和雙膝保持挺直,重心落在左腳,右腳尖用力蹬,腳跟提起。同時左手不動,右手掌向上並往左前方抬,直至與左肩同高,這個動作猶如托球;吸氣。而後右手慢慢回到原位,同時呼氣。

2 重心移到右腳,換左腳尖用力蹬,腳跟提起,腳尖落地。同時右手不動,換左手掌向上並往右前方抬,直至與右肩同高,這個動作猶如托球;吸氣。而後左手慢慢回到原位,同時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