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間鐵匠工坊內,一位身高約 183 厘米的年輕小夥子正站在碩大的鐵砧旁。他身著一件棉質襯衫,外麵罩著一件又寬又厚的鐵匠圍裙。那襯衫頗為寬鬆,能讓空氣自如穿梭,起到良好的通風散熱效果。即便如此,他的額頭仍沁出了些許汗珠。

他的身材算不上極為魁梧,不過其手臂與胸膛的線條卻緊實有力,透著一股精悍勁兒。看樣子,這年輕人在身體快速成長的階段,還沒來得及將肌肉練就得更為發達。

此時,他手中緊握著一塊扁平的鋼片,那鋼片剛從熊熊燃燒的熔爐中取出,通體被燒得通紅,顯然這便是他當下要精心打造的材料。他穩穩地將鋼片放置在鐵砧之上,隨即揮動鐵錘,開始用力錘打起來。

在他有力且精準的敲擊下,鋼片緩緩發生著形變。每一錘都均勻地落在鋼片的每一寸長度上,其精度令人讚歎,他的手沉穩有力,絲毫沒有顫抖,每一下都能準確無誤地砸在恰當的位置。時不時地,會瞧見他的動作戛然而止,雙眸中閃爍起一抹空靈的光芒,片刻之後,錘打聲便再度響起。

原本有著分明棱角的金屬片,在這般反複的錘打下,逐漸被拉伸開來。這鍛造過程複雜繁瑣,需要多次將金屬回爐重燒,而後持續錘打,直至其呈現出劍刃應有的形狀。很快便能看出,這位年輕的鐵匠正在精心打造一把長刀類武器。

這其中並無太多特別的技巧,僅僅依靠持續不斷的錘打,便能將金屬片逐步塑造成劍的模樣。一端被錘打得尖銳無比,另一端則預留得較小,以便後續製作劍柄與護手。這預留的一端被稱為柄腳,他還需將其末端精心錘細,如此才能順利穿過劍首。

在著手製作護手與劍首之前,這把此刻看起來略顯粗糙的劍,還需要進行大量精細的打磨工作。在進入下一步工序之前,必須將整個金屬片銼削、打磨到盡善盡美的程度。

在這個世界裏,並沒有現代化的電動工具,但這位年輕人卻擁有類似功能的器具。這使得他在拋光和打磨環節能夠提升速度,當然,也付出了一些小小的代價。完成打磨任務後,他便開始錘打那塊即將成為護手的鋼片。

他錘打出的護手形狀呈十字形,略微向外彎曲,仿佛是從劍柄處自然伸展而出。年輕的鐵匠在護手中間巧妙地打了一個孔,這個孔的作用便是用來將護手牢固地連接到劍刃之上。在繼續深入錘打之前,他會仔細地確保護手能夠精準適配,以保證最終呈現出理想的完美形狀。

當劍刃與護手都準備妥當後,就隻剩下劍首的製作了。劍首將會被安裝在劍柄的下方,呈圓形。完成這一步驟後,還需對鋼進行正火處理。要知道,鍛造過程會使鋼材內部產生應力,而正火工序便能有效消除這些應力,讓劍身的性能更加穩定可靠。

完成正火處理後,他接下來要做的便是將所有部件巧妙地組裝起來,然後對整把劍進行最後的精心打磨,直至其每一處細節都散發著完美的光澤。

在這個世界中,並沒有鑽孔機這樣的工具,劍的各個部件是通過一種名為斂縫的獨特技術固定在一起的。具體的做法是,用錘子用力錘打穿過空心劍首而外露的鋼部件,通過這種方式,使得劍柄與劍身緊密相連,不會出現絲毫鬆動,整把劍的結構牢固而緊實。

年輕人心中也曾暢想,如果自己能夠製造出一台鑽孔機,那麼就可以直接將圓形的劍首輕鬆擰上去進行固定,這樣一來,製作過程或許會更加便捷高效。

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打造,年輕人終於完成了一件成品劍。他端詳著手中的劍,微微點頭,不過他心裏清楚,事情還並未就此結束。他轉身從旁邊拿起另一把錘子,這把錘子與其他錘子明顯不同,其錘麵上銘刻著一些奇怪的符文圖案。

符文鍛造的關鍵環節就此開啟。年輕人舉起錘子,這次的敲擊力度明顯輕柔了許多,敲擊的節奏緩慢而又精準,每一次落下,都會有一部分符文漸漸成形。這個符文鍛造的過程,其耗時幾乎與之前整個鍛造過程不相上下。值得慶幸的是,年輕人擁有一些特殊的輔助工具,這些工具能夠幫助他更好地控製魔力,從而使得符文鍛造的速度略微加快了一些。

即便有了這些輔助,他依舊花費了整整一周的時間,才成功打造出這把劍。考慮到他此次打造的是一種特殊且複雜的符文,這樣的成果已經算是相當了不起的進步了。

魔力鋼質武裝劍【中級,頂級】【魔力斬擊符文,魔力穿刺符文】

年長一些的羅蘭仔細審視著自己的這件作品屬性,心中不禁泛起一絲失落,因為他原本期望能夠打造出一把更高等級的劍,結果卻隻是一把中級的鋼劍。不過,他也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在符文鍛造技術方麵已經取得了顯著的突破,如今他已經有能力製作出低級裏最高等級的符文了。

這把劍凝聚了他過去一年半的心血與努力。它是一把帶有雙重符文銘刻的獨特武器,羅蘭成功地將兩種極為流行的符文——魔力斬擊和魔力穿刺——巧妙地組合成了一種可相互轉換的法術結構。

使用這種帶有雙重符文的武器,關鍵在於使用者對魔力的精妙控製。這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去學習和摸索,但隻要堅持不懈,使用者終能熟練地在這兩種技能之間自由切換。需要說明的是,這並非一種全新的技能類型,而是取決於符文設計圖的獨特構造。而在整個製作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精心規劃並打造出一個能夠同時容納兩個法術的高效雙重符文。

對於符文鐵匠而言,在打造這種雙重符文時有幾種可行的技術路線。羅蘭所采用的技術,要求兩種符文必須具備較高的相似性,並且大部分組件要相同。而魔力斬擊和魔力穿刺這兩種符文在法術結構上恰好較為相似。羅蘭隻需將它們巧妙地組合在一起,並在準確的位置進行連接,便能使它們分別被激活,從而發揮出獨特的威力。

然而,這種設計也並非十全十美。每個符文的激活節點位置都略有差異,使用者需要牢牢記住這些具體位置,並能夠精準地將魔力注入相應之處。這對於那些沒有任何魔力相關技能基礎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難題,他們會發現很難操控這樣的武器,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這把劍的市場價值有所降低。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設計思路,那就是采用獨立的活動部件,例如製作一種可靈活轉動的環。使用者可以通過轉動這個環,輕鬆地連接想要使用的符文。采用這種設計方案,就無需使用者具備高超的魔力控製能力了。

羅蘭將完成的劍小心地放置在一旁,隨後開始認真檢查自己的技能和屬性狀況。他深知自己已經在不斷的實踐中取得了一些進步,但距離自己心中的理想境界仍有不小的差距。

姓名:

羅蘭·阿登 L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