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畢德斯·薩爾·德賈尼·伊蘇斯,伊蘇斯上神人間的轉世,晨光的導師,神術的開創者,神聖同盟的發起和組織者,哈瑪亞帝國最大的死敵。擁有上述頭銜的他,是世界曆史上最富有傳奇色彩的先賢。
在帕西利亞曆前56年,30歲的雷畢德斯(那時他已經是一名赫赫有名的社會學者兼劍客)在帕西利亞湖畔宿營,睡眠中仿佛聆聽到了天使的聲音。第二天,雷畢德斯利用夢中所得,創造出一種新的力量,用以對抗侵略四方,妄圖統治寰宇的哈瑪亞帝國。
當時,哈瑪亞人對奧術和煉金術的掌握已至化境,就連魔法師聯合會傾盡所能,也無法和其抗衡。古代的巴別利恩帝國在哈瑪亞人的侵攻中風雨飄搖,伊及普特帝國則借著要塞和天險苟延殘喘。
雷畢德斯的研究成果分為兩種,一種便是被現在稱為光明魔法的神術。
神術可以重新構建精神、修複肉體,能夠有效對抗哈瑪亞人黑術士黑暗魔法的侵害,也能夠天生克製亡靈法師們的死亡軍團。
另外一種,便是眾所周知中的輝煌之力——鬥氣。
修煉鬥氣的人類戰士,很快便能夠突破人體的極限,掌握更強大的力量和速度。在哈瑪亞人的煉金生物麵前一敗塗地的人類武士們,很快便反敗為勝。
而鬥氣的終極形態,就是傳說中的光明聖痕。
當雷畢德斯將兩種新的力量成熟掌握的時候,已經45歲的他開始教授門徒。這些門徒們的團體,便是伊蘇斯教的前身伊蘇斯隱修會。其中,他最得意的弟子,也是他最小的弟子,便是後來帕西利亞帝國的開國大帝——聖王卡爾貝羅斯。
雷畢德斯還不滿意,他帶著弟子奔走四方,由說列國。精靈、矮人、魔法師乃至於所有的人類國家都在他的指引下聯合了起來,史稱“神聖同盟”。
被後世稱為“神魔戰爭”的大戰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雷畢德斯終究沒有看到勝利的那一天。帕西利亞曆前13年,七十三歲的聖者與世長辭。全世界的國家和勢力,包括他的敵人哈瑪亞帝國,都為他的逝世痛惜不已,這也是曆史上唯一一個讓世界所有生靈哀悼的偉人。
不過,他的弟子沒有讓他失望。4年後,神魔戰爭的最後的“黎明戰役”中,聖王卡爾貝羅斯用老師傳授的光明聖痕之力擊殺七十二魔神之首巴爾斯。哈瑪亞帝國的末代皇帝率領著殘兵和領民渡海遠遁,傳說已經葬身在滔滔汪洋之中。
又過了9年,卡爾貝羅斯在老師悟道的帕西利亞湖畔建造巨城,正式立國。巴別利恩和伊及普特兩大國在神魔戰爭中隻遺留了大片廢墟,再加上幾代昏君的倒行逆施,一個化作曆史塵埃,一個則衰敗成了二流國家。帕西利亞帝國隻用了不到百年時間,便成為當世最強盛的國家。
此外,雷畢德斯幾個年長的弟子,在小師弟的支持下,在帕西利亞城郊外設立了伊蘇斯隱修會的總部,大範圍地招收第二代第三代的門徒。隱修會規模不斷擴大,在列國都設立了分部,逐漸超過魔法師聯合會和傭兵工會,成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民間組織。
最早,伊蘇斯隱修會的宗旨是維護大陸和民間的安定和平,打擊大型犯罪,追剿哈瑪亞帝國在大陸的殘餘力量,同時,絕對不介入國家內政和列國的政治爭端。
世間沒有永恒的繁榮和強大,帕西利亞帝國在渡過近千年的時間後,開始步入衰落。和帝國皇室擁有千絲萬縷關係的隱修會也改變了初衷,雷畢德斯的形象也在被逐漸的神格化,在那個時候,已經有了宗教性質的伊蘇斯隱修會開始介入帝國國政。
帕西利亞曆872年,伊蘇斯隱修會變名為伊蘇斯神教,做為帝國國教而步入曆史舞台。
帕西利亞曆1043年,造反的奴隸和叛軍攻入了帝國首都,帕西利亞末代皇室在永辰宮的烈火中化作了灰燼,聖王卡爾貝羅斯的直係血脈就此斷絕。各地軍閥開始混戰不休,在這樣的曆史條件下,再憑著深入民間的信仰和隱修會時代就積累下來的武力,12年後,也就是1055年,伊蘇斯教會將原帕西利亞方圓一百公裏的地域化為了軍事禁區,做為中央教廷直屬的領地。
那一年,便是伊蘇斯曆元年,而那一代的伊蘇斯教宗,正式擁有了“教皇”的稱號,也就是初代教皇保羅一世。
保羅一世公布了聖者雷畢德斯的遺囑,並修訂了教典,公布了十誡。十誡的第一條,便是稱為後世無數次聖戰的理論依據——“除我之外,再無他神”。
“從那個時候,伊蘇斯教開始變質了。”餘雷直視著巴伐利亞公爵的眼睛,侃侃而談,“教廷憑著民間和權貴的信仰維持著超然的地位,積累著大量的財富。異端審判局的建立,大量的自然和社會學者遭到迫害,魔法師、精靈與矮人黯然離開中土,信仰伊蘇斯教的國家在教廷的鼓動不斷發動戰爭。兩千年過去了,戰亂便沒有停息過。比起神魔戰爭時代,社會不說是進步了,在自然和社會科學,神秘學等等方麵甚至有了大幅度的退步。這些,便是那位聖者願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