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大吃一驚,但已無路可退,隻得將大刀一揮,硬著頭皮殺了過去。
李嗣源身後迅速閃出兩員大將,竟也是他的老熟人,神武柴府門下的劉行遠和曾經鎮守望都的部屬孟知祥。
他心灰意冷,實在無心戀戰,向劉行遠辟出一刀,算是打一個招呼,接著便撥馬繞過兩人,繼續殺入晉軍陣中。
泰來虎果然名不虛傳,硬是從晉軍的千軍萬馬之中殺開一條血路,突了出去,身邊隻剩下數十騎,餘者盡數沒於晉軍陣中。
李嗣源的大軍在後緊追不舍。
往常戰無不勝的楊從厚從來沒有嚐過這種慘敗的苦頭,早已鬥誌全無,實在無顏再回洛陽,麵見朱友貞,就在他權衡是否要與晉軍拚命之時,前方又出現一隊晉軍,為首的兩三員大將也是老熟人,頓時羞得麵紅耳赤。
原來是自己曾經囚禁過的郭巍、小師弟符從舟和杜從未。
“大師兄,事到如今,還是下馬受降吧?晉王向來欣賞你的勇武,必定加以重用。”符從舟勸道。
“是啊,大哥,我們都是從大梁歸附河東,棄暗投明的。晉王對我們一視同仁,並沒有虧待啊。”杜從未也道。
“師弟們,你了解大哥的為人,深受大梁重恩,自當以命相報。豈能朝秦暮楚,苟且偷生?今日既然慘敗,隻有拚死一戰,在九泉之下才能有臉麵見梁王。”
“楊大哥,何必如此固執?大梁窮兵黷武,橫征暴斂,早已氣數已盡,失去民心。你又何苦助紂為虐,逆天而行呢?更何況,小弟還有關於家兄郭樸和柴晟將軍在華州之事,想向你請教,以便將真相大白於天下。不枉你在神武門下習武一場,上報師恩,也對得起那幾位不明不白死於那場災難的神武兄弟。”
楊從厚聞言,慘然一笑,說道:“大錯已成,無論起因是否在我,我都有脫離不了的幹係。實在無顏繼續活在這個世上,三位兄弟,就此別過,多保重。”說罷,拔劍自刎,死屍栽於馬下。
郭巍等三人猝不及防,連忙跳下馬去,上前觀看,楊從厚已氣絕身亡,一代將星,就此隕落。
三人正扼腕流淚,李嗣源催馬趕到,見狀也是歎息不已,隨後命人將他厚葬,然後連聲安慰眾人。
郭巍擦幹眼淚,問道:“如今梁軍已破,但真正的大敵還在幽州,不知大帥下一步有何打算。”
“郭公子足智多謀,先是火燒敵艦,劫燒梁軍的糧草,迷惑對手,同時在不知不覺之間,瓦解了他們的軍心蘆杆搭橋,讓大軍出其不意的巧渡黃河。然後,立下奇功一件,晉王必定大喜過望。而我打算利用士氣正旺之時,馳援幽州,將契丹大軍趕出塞外。”
旁邊的石敬瑭道:“大帥,此舉似有待商榷。沒有晉王的將令,我等直接馳援幽州,隻怕要惹他不悅,心中起疑呀!”
杜從未也道:“是啊,大帥。不如將楊師厚的屍體派人送給晉王,同時請纓出征幽州,他自是應當答允。如果我們此時擅自前往,勝了還好說,但如果失利,如何吃罪得起?再者說,那契丹百萬大軍,豈是說退就退的?我軍不過五萬,也寡不敵眾呀!”
李嗣源沉吟片刻,毅然道:“救兵如救火。周德威將軍已馳援幽州多時,手中隻有一萬人馬,尚且義無反顧,赴湯蹈火,我等又豈能逡巡不前?杜從未,你帶著楊從厚的棺槨,前去向晉王稟報。餘者隨本帥即刻前往幽州迎戰契丹鐵騎。”
當下,他命令大軍清理完戰場後,立即出發。當行至易州時,李存審又帶領兩萬人馬從後麵追來,說道:“晉王聽說,李大帥前往幽州解圍,擔心你們兵少,特派末將前來增援。”
李嗣源大喜,道:“存審將軍辛苦了。晉王何在?可是回晉陽了?”
“晉王將企圖渡河偷襲的劉巡擊潰後,聽從郭崇韜先生獻的奇計,率領大軍繼續一路追趕,直接殺向朱友貞的大梁首府汴州去了。”李存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