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房遺愛發出這則消息已經十天過去,長安的周圍已經彙集了足夠多的士子,一些不出世的大儒甚至感歎道,若不是此次挑戰的性質,這將是近年來的一次文道盛會。
但很可惜剛開始就矛盾興起,不知為何大唐陛下允許此次挑戰在國子監舉行,但這隻能是火上澆油,一股輿論在長安流傳,房遺愛何德何能膽敢挑戰天下讀書人?
這股輿論越來越大,房遺愛的經曆再次被扒出來,從名動上元宴開始,生擒頡利;成狀元,封鴻臚寺卿,敗倭寇陰謀。出使嶺南,千裏折返,縱橫闔睥,平叛亂。流浪蒙舍詔,成太和王,一人滅五國,所斬之人何止十萬,為大唐拉來一強大藩國!
但這一切除了考了一個文狀元,房遺愛可曾在文道上有一絲建樹?房遺愛確實是履立大功,但有所建樹皆是在武略上,這種人有何資格挑戰天下文人?
房遺愛對於所有謠言,輿論采取放任態度,沒有去管,但是這不表示他不在意,在他看來會咬人的狗不叫,若是外麵的那些人知道自己在房遺愛心中連狗都不如,不知作何感想。
房遺愛拿起自己手中的一份情報,眼中泛過一絲笑意,自古財帛動人心啊,可是對於讀書人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名聲,越多的人來叫囂,證明此次挑戰大會就越成功。
情報上寫著此次前來的幾個出名的士子,滎陽鄭氏的鄭儒,太原王氏的王通,此兩子乃是五姓七望之人,但是既然來參加此次大會,就證明他們的身份也高不到哪裏去,果然他們隻是旁門子弟。但是既然能吸引到這些世家大族,就是意外之喜,也許到後來會有五姓七望真正的嫡子前來。
其餘幾人都是各州有名的天才,一個是來自河北道洛州的秦良,寒門子弟,少有大才,家有老母臥病在床,但卻孝名傳千裏。在古代孝是評價一個人的重要標準,正是因為此人的孝感動當地知縣,被其資助讀書。郭達,商賈之後,商律的推行,使得商賈後人也能參加科舉做官,而郭達便是一巨商獨子,飽讀詩書,精通五經,將此次大會作為其成名之地。
另外還有其他數人,但房遺愛並沒有放在心上,此次他要搞的事情比這大多了。當外麵的輿論以為房遺愛怕的時候,一道消息傳出:
吾房俊不才,欲挑戰天下人,不因狂妄,隻因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春秋戰國,諸子百家,吾不才欲重樹文道之昌盛。昔日百家者,隻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雜家、農家、縱橫家、醫家,小說家。吾不才對於十家略有所通,欲以這十門學問挑戰天下士子,每門學問允許挑戰十天,欲與吾一戰者須提前報名,吾靜候之!
此文一出,天下震驚,這房俊好大的口氣。其言分明是諸子百家他都精通的意思,偏偏自己還說自己不狂,孔聖人都不敢這樣說好嗎?眾人更是對房遺愛不屑,此文分明沒有解釋其欲挑戰天下的事,眾人質疑房遺愛沒有資格挑戰,但房遺愛回應的隻有這一張霸氣的宣言。
但這不是結束,很快房遺愛的又一張宣言流露出來:此番挑戰第一項乃是挑戰小說家的學問,但並不是每人都能挑戰,需回答房遺愛提出的問題,而問題統統來源於三國演義。
眾人紛紛去打聽這三國演義是何物,卻被長安人一陣鄙視,連三國都不知道,那可是房相府上房二公子的大作,可好看了。不知道多少人在心中罵房遺愛無恥,你拿自己的書出題算什麼玩意,但還是把牙齒咽到肚子裏去買三國看,好吧,房氏出版社又借機大賺了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