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利落地將一隻四斤重的西瓜劈開,刀擺在一旁,抓起勺子就挖紅肉,大口大口地吃著。小風扇就在一旁使勁吹著,夏日的午後總是陽光過於燦爛。我在陽台,坐著爺爺留下的搖搖椅,一晃一晃地,日子真是過得比神仙更悠閑。
我叫卓同學……哎,別笑,別笑,你們這反應我從小到大見多了。我真的叫卓同學,可以給你們看我的身份證,呐,看吧,姓名,卓同學,性別,女,民族,漢族,出生……哎,看那麼多幹嘛呢,我隻是讓你們看我的身份證上的名字證明我不是開玩笑而已,想知道女士年齡什麼的,最討厭了!總之,我真名叫卓同學,大名叫卓同學,姓名也叫卓同學……了解了吧?那麼我們可以繼續了。
我有一個妹妹,她的名字叫做卓同誌。……哎,別笑別笑,這也不是開玩笑的,我妹她真的叫卓同誌,可以給你們看她的身份證……呃,她的身份證不在我的身上。戶口本?你們想看我們家的戶口本幹嘛?你們又不是查戶口的!愛信不信,總之我妹妹她真叫卓同誌。
我們這路人屬性很平凡而又很強大的名字來源於我們親愛的父親大人。話說我們卓家在鄉下的村子裏也算是大姓一族了,舊社會的時候就是那反麵教材的地主階級,不過我們沒搶過白毛女。我們卓家的祠堂,現在可是收到政府保護的曆史文化遺產,都建了有兩三百年了,每年春節的時候所有卓家人都會回去祭祖。
我們卓家比較有人情味,一般女性不可入族譜這條規矩在我們卓家裏就是廢條,女兒和女婿都可以入族譜,但是外孫們就不可以進了。並且最討厭的一點就是,一旦進了族譜的名字不可以更改,無論怎樣的算命先生說你的命不好要改名blabala的……除非你想被逐出卓家,否則這輩子都別想著改族譜裏的名字!(私下裏改名什麼的,被知道了以後每年分豬肉會沒有份的啊……)
所以說封建迷信什麼的壞死人……哎,八了那麼久好像還沒進入正題,好吧,我繼續八下去了。我父親大人這輩是“忠”字輩,他們這群裏有起名叫“忠國”“忠黨”什麼的暫且不理,我的父親大人叫忠強,我私底下有時會叫他“中槍”……我和妹妹這輩是“同”字輩,因為父親大人希望我“敏而好學”所以起名“學”;而妹妹是“有誌者事竟成”所以起名“誌”。咋聽上去好像很美好,但是連上了族譜的排輩字“同”就不是那麼回事了。一個“同學”,一個“同誌”,再加上姓氏“卓”,別人老以為這是個稱呼而不是名字,知道這是個名字表情也會很無奈的囧掉一番。
從小到大,就這名字我和小妹不知道受到了多大的傷害,吃盡了多少炮灰。比如新同班要自我介紹,每次輪到我們的“同學”“同誌”大家都會反應不及,以為我們是故意隱藏名字,無論什麼時候都要把這玩笑一樣的名字解釋一番,然後反應就是哄堂而笑。少女時代的臉皮總是特別的薄,每次都會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眼巴巴地看著大家在笑,自己卻窘地隻想找個地麵鑽下去。又比如上課點名回答問題,被點中的幾率幾乎是100%,老師們都愛說:“那誰誰誰卓同學/誌起來回答一下剛剛的問題……”大學逃課也成了不可能,這麼特別的名字老師們幾乎第一次都必定點名相認,而後深刻地記住了我們……
我們也曾經耍皮賴臉地哀求過父親大人改名字,寧願要被逐出卓家門,也想把這詭異的名字換掉,當然這結果就是父親大人抽了兩下皮帶就沒結果了……
不過上天總是公平的,他讓你有個茶幾的中文名,也允許你為自己起個洗具一樣的英文名。畢業後我到過一家外資企業實習,那裏的習慣就是每個人必須為自己起個英文名,平時的同事內部交流也是使用英文名。謝天謝地,我終於擺脫被人叫同學或者卓同學的日子了。我曾經將這項建議提到家庭會議裏麵,得到的隻有妹妹的鼎力支持,父親大人完全無視。不過他平時也是叫我們“阿學”“阿誌”,殺傷力倒也不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