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有句順口溜,叫財迷摸獎券兒,色迷看相片兒,倒黴找掛攤兒,這掛攤兒說的就是那些靠著摸骨看相作為謀生手段的江湖術士。
在北京,這些江湖術士大多集中在雍和宮、國子監以及白雲觀附近的胡同中,看相這種事講究個信則有不信則無,但凡有點真才實學的術士大部分是依靠伏羲八卦進行推演,伏羲八卦及周易等相關相學書籍還是有一定道理的,隻不過當代的人能參透的不多,畢竟古代跟現代的思維模式不一樣,至少從概率角度看能解釋的通,環境塑造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五官隻是一個突破口,一切概率都總結歸納到五官上不一定準確,但有時候能吻合。
白雲觀附近的一條胡同內,一個麵容清臒,戴著一副清末民初的那種師爺鏡,唇上留著兩撇髭胡的老頭正百無聊賴地撩撥著頭上稀疏的灰發,忽然,一個打扮過分時尚的姑娘從街口拐進了胡同,老頭急忙手撚髭胡,裝出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說道:“姑娘,我看你骨骼驚奇,我送你一卦!”
姑娘嫌棄的看了老頭一眼,就好像看一坨狗/屎一樣,急忙蹬著高跟鞋連連後退,捂著鼻子說:“去去去,你別過來,太難聞了!”
那老頭聞言,愣了幾秒,低頭聞了聞自個的衣袖,看是不是真的像姑娘說的那麼難聞,可當他再次抬頭的時候,那姑娘早已跑遠,隻留給了老頭一個妖嬈的背影,老頭摸了摸他的蒜頭鼻,大喊一聲:“唉,姑娘,你別走呀,我送你一卦”,那姑娘頭也沒回,隻是甩手做了一個拜拜的手勢。
俗話說:同行是冤家,這邊廂的一個中年大師看到老頭吃癟,咧嘴譏笑一聲,隨後將頭扭向別處,恰這時,一個老頭領著一個小男孩從白雲觀出來,中年大師急忙湊上前去,變臉似的換上一副笑臉,他先是上下打量著這一老一少,口中不時發出嘖嘖的讚歎之聲:“喲喲喲,不得了了,老哥哥,您家這孫子可不得了了!”
老頭瞥了中年大師一眼,不耐煩的說:“今兒你倒和我說說,我這孫兒如何不得了了?”
中年大師立即指著老頭的孫兒說:“您這孫兒,印堂發亮,若得貴人相助,必定飛黃騰踏,貧道不才,願意送您孫兒一卦,不知您意下如何?唉,您別走呀,我送您一卦,不收錢........”
見老頭頭也不回的帶著孫子離開,中年大師急忙跟了上去,最後聽同行的人說,這中年大師跟著那爺孫倆一直走到長安街,一路上滔滔不絕,喋喋不休,最後還是那老頭恐嚇說要報警,這才把中年大師嚇得落荒而逃,抱頭鼠竄地回到了胡同的掛攤上。
袁天賜看著這一幕幕,無奈地低歎一聲,隨手拿起掛攤上的煎餅果子開始津津有味地吃起來,袁天賜其實並不姓袁,或許姓袁,他是二十多年前一個老道士在雲遊時發現,老道心懷慈悲之心,就把他抱回道觀收養,因為道觀供奉的是唐朝相術大師袁天罡,所以老道便以袁為姓,起名為天賜。
袁天賜一邊嚼著煎餅果子,一邊仰望著夕陽下一座高山的輪廓,慢慢地陷入回憶,那是一九六六年,隨著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好得很》,北京第二中學的紅小兵響應毛/主席號召,喊著“破四舊,立四新”的口號,高舉鐵掃帚,在短短幾天之內,就把北京代表著剝削階級思想以及封建迷信思想的寺廟、古跡來了個大掃除。這股潮流迅速席卷全國,老道所在的那座道觀也未能幸免,袁天罡神像被紅小兵轟下供桌,戴著封建階級的高帽,掛著一個木牌,上書:今天叛你死刑,隨著紅小兵小隊長一聲令下,數十個身寬體胖的紅小兵揮動手中的斧頭鐮刀,把袁天罡的神像砸了個稀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