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評結束。
孔融邀請劉辰到府中一敘。
劉辰辭別了太史慈之後,便帶著蔡文姬來到太守府中。
當得知蔡邕去世,是劉辰一路護送蔡文姬到北海郡後。
孔融對於劉辰的敬佩又多了一分。
見劉辰文武雙全,孔融便想要將他留在治下效力。
“劉兄弟,今天下紛爭諸侯割據,正是建功立業的好機會。”孔融說道。
“若劉兄弟願意,留在此時謀個官職如何?”
劉辰聽到孔融的建議點了點頭。
他從河東郡趕到此地,就是為了能找個偏僻的地方猥瑣發育。
沒想到現在孔融居然主動提出來了。
“如此甚好。”劉辰點了點頭。
“我希望能夠在北海郡治下縣城當一個小縣令即可。”
“我從河東郡一路走來,看到了許多民生疾苦,隻想要從基層做起,救助黎明百姓。”
劉辰想過,如果孔融要將他留在太守府任職。
自己能夠接觸百姓的機會就相對少,對於聲望值的積累不利。
不如趁這個機會,謀求一個縣令的職位。
一方麵能夠萬事親力親為,有助於積累聲望值。
另一方麵,作為一縣縣令能夠獨攬縣內所有事務。
到時候無論是招募人才還是擴充軍隊,自主權都會大很多。
不會像太守府中當官受到約束。
孔融聽到劉辰的決定非常敬佩。
許多人入仕,都巴不得往權力集中的部門靠近。
但沒想到劉辰卻反其道而行之,要從基層做起。
“好好好!”孔融驚喜道。
“隻不過,現在這北海郡內的縣城大多已經有縣令。”
“唯獨剩下這昌邑縣暫時無人主理。”
說到這裏,孔融的眉頭皺了起來。
“這昌邑縣在北海郡的最東邊,地處偏遠。”
“加上此地道路不便商貿不興,是我治下最落後的一個縣城。”
“之前昌邑有過多位縣令,但都因過於艱苦無法忍受。”
“所以都用錢買通朝內關係,調往別處去了。”
劉辰這才明白,為什麼這個縣令的職位會空缺出來。
原來是因為太窮了,沒有油水可以撈。
但劉辰可不一樣,錢這種東西對他來說用處不大。
他要的是聲望。
越是窮苦的地方,百姓的要求就越低。
隻要稍微幹出一點成績,聲望還時不時蹭蹭往上漲。
“既然如此,我願意去昌邑縣任職。”劉辰回答道。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聞言,孔融突然精神一振。
【叮!聲望值+1!】
“說得好!劉兄弟真是當世之英雄!”孔融讚歎道。
“劉兄弟此去昌邑縣,我派五百本部兵馬與你一同前往。”
“今後劉兄弟有任何需要,我孔某一定全力支持!”
很快,二人商討完畢。
劉辰也辭別太守回到住所。
夜晚,劉辰躺在榻上無事可做,便打開係統查看。
他發現自己達到了1W+的聲望。
隻夠得上抽取一個白色普通級的詞條。
而距離高一級的綠色精良還差得遠。
他並不知道白色詞條會抽到什麼獎勵,心裏很想試一試。
再說了,以後等到昌邑縣入職之後,聲望增加的肯定比現在快。
等到時候再積累聲望,兌換高階詞條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