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泉根
進入新世紀以來,“兒童閱讀運動”正在各地深入展開,特別是在京津滬渝、長三角、珠三角、湘鄂川等地成效尤為顯著。
兒童閱讀有多種方法,如經典閱讀、親子閱讀、分級閱讀、班級閱讀等。兒童閱讀的工具與手段也有多種多樣,除了我們久已習慣的紙媒圖書,現在還有點讀筆、手機、IP網絡、手持閱讀器等。但無論采用哪種閱讀方法與工具,其核心與實質還是“內容為主,品質第一”。因而“綠色閱讀”是各地開展兒童閱讀活動所堅守和倡揚的理念。就當前兒童閱讀運動的整體態勢和亟待改進的問題而言,我認為必須強調品質閱讀、分級閱讀與民族閱讀。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生主》)任何閱讀都必須堅持品質第一,隻有那些經過時間檢驗、品質上乘、提升讀者精氣神、凝聚民族真善美力量的圖書,才是我們應當首選的、閱讀的。否則如果一味沉溺於那些低俗、粗鄙,如同自來水龍頭嘩嘩流淌隻能吸引眼球而不能打動心靈的東西,那實在是生命的浪費與糟踐。兒童閱讀尤其應當強調品質與綠色,讓幼小的生命從一開始就沐浴在陽光、綠蔭與蓬勃向上的生命氣場中。
兒童閱讀又必須從兒童的接受心理和閱讀興趣出發,從不同年齡階段少年兒童的年齡特征、思維特征、社會化特征出發,因而必須堅持因材施教、分級閱讀。分級就是分年齡。閱讀規律表明:年齡越小,群體性的閱讀差異性就越大,如幼兒園小班、中班、大班,小學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不同年齡的孩子在閱讀興趣、理解接受能力方麵就有很大差別。一般而言,進入高中以後,群體性的閱讀差異性就不那麼明顯了,而個體之間的差異則會突顯出來。因而成年人的閱讀不存在“分級”。分級閱讀是貫徹“什麼年齡的孩子看什麼書”這一兒童閱讀黃金定律的有效途徑。
中國兒童閱讀的重心自然應當是中國的、民族的、原創的,而不能一味隻吃引進泊來的洋快餐、洋麵包。世界各國的優質文化資源包括兒童文學,當然是兒童閱讀的重要內容,但現在有一種傾向需要討論:無論是兒童閱讀書目的推薦,還是“嘉賓講座,”往往隻有歐美日韓的、洋腔洋調的,似乎五千年中華文明產生不了中國孩子所需要的讀物。而實際上,百年中國兒童文學,從葉聖陶、冰心、張天翼到曹文軒、秦文君、楊紅櫻,我們民族的原創的優質兒童文學,早已成為潤澤化育數代中國孩子的精神食糧。這一不爭的事實,用不著再作任何論證。
正是本著品質閱讀、分級閱讀、民族閱讀的理念,中國出版集團現代出版社在兒童文學作家和評論家的大力支持與推薦下,精選精編了這套《百年中國兒童文學名家點評書係》。顯然,這是一套為新世紀“兒童閱讀運動”量身打造與給力的優質讀本。百年中國兒童文學名家彙聚,名作薈萃,名聲遠播。這裏的“名家”是雙重的,既有百年中國兒童文學五代作家的整體陣容與代表性人物,也有文學界、兒童文學評論界的名家發聲與點評成果。無論是作品與評論,都是從時間的維度、審美的維度、思想的維度、語言的維度出發的,從品質閱讀、綠色閱讀、生命閱讀著眼的,同時又充分關注到了幼年/童年/少年三個年齡階段的閱讀分類,小說、童話、散文、詩歌、幼兒文學等多種文體的品種整合,既有精品原作的重塑新生,又有原創新作的首次亮相。可以說,提供精品、解析精品、建立自己的精品體係,正是這套書係的最大願景。
兒童文學是“大人寫給小孩看的文學”。從道義上講,所有的大人都不會對孩子使壞,更何況是為兒童服務的精神產品。兒童文學的終極目標與審美追求是導人向上、引人向善、育人向美。經典的意義在於常讀常新,品質的力量在於精神高度的提升。相信這套《百年中國兒童文學名家點評書係》必將成為新世紀“兒童閱讀運動”的重要推手與優選資源,成為凝聚起民族下一代向上向善向美的一種品類與力量。
2012年5月17日下午4點18分
於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
王泉根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兒童文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亞洲兒童文學學會副會長。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評審專家,終生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