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正中,李默三人來到了衝天閣外。
這個三人自然也就是李默、李謹立和李綾笙了。
在經過李默那些話的刺激後,李綾笙最終還是選擇了麵對。於是在這中午時分,他們也就一起來到了這衝天閣。
衝天閣位於嶽城的南邊,也就是在李靈蘭的家附近。
整個嶽城的南邊基本上也就是居住區和衝天閣,它們兩者就占去了嶽城南方十分之九以上的麵積。而居住區是比較靠近城中心的一邊,衝天閣是最南邊。
穿過居住區,李默等人來到了衝天閣的外麵。
要不是心中清楚的知道眼前這裏就是李家的衝天閣,李默可能都還要在仔細找找看看衝天閣究竟在哪裏。
不怪李默如此,若是隨便換做一個旁人的話,恐怕他都隻會以為這裏是一片簡陋的荒地。
其環境之惡劣和艱巨簡直就是和風景優美的長老閣是兩個極端,一點都不像是處於李家中流砥柱位置的衝天閣所在。
可是李默心中很清楚這裏就是衝天閣,李家威名赫赫的五閣之一。環境並不能代表什麼,反正隻要靈氣濃度好對於神通者來說就夠了,其它的什麼風景優美根本就什麼用也沒有。
隻不過對於很多神通者來說除了靈氣濃度外,他還希望他的居所外漂亮一些,所以他們才會用心培育他洞府周圍的環境。但是對於那些一心想要衝擊境界的人來說,自然不會有心思在乎這些外物了。
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所以李家的衝天閣才會是如此這般模樣。
而這也很明顯的展示出了長老閣和衝天閣之間那迥然不同的理念,也是因為如此他們才會有互相敵視的情緒,相互拆台在他們之間也是常有的。
隻不過說來諷刺,長老閣因為它那嚴苛的標準進入其中的都是後天後期以上的神通者,而以他們的天賦來說在青年時期進入衝天閣也不是什麼難事。
甚至可以說長老閣就是老齡化的衝天閣,長老閣的那些長老基本上一百個中就有九十九個是以前加入過衝天閣的,隻是後來隨著年齡的加大才轉進長老閣。
可是為什麼基本上是衝天閣出身,和衝天閣有著莫大淵源的長老閣卻如此和衝天閣不對付呢?
這個問題又要扯到世間最複雜事物之一的人性了,其實用人性這個詞也不恰當,準確的說應該是智慧生物的情緒。
這個情緒是多變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是不斷改變的。而且隨著閱曆的增加側重點也是大不相同,一個人的青年時期基本上和他的老年時期都是絕不相同的。
例如一個普通凡人,他青年時喜歡冒險,中年是他可能就會變得穩重,老年時他就變得老朽,死板。
他看見他孫子愛鬧騰就覺得這個孩子很不聽話,可他卻忘了他年輕時也是這般。
而這種變化應用在神通者身上也是一樣的適用,甚至因為神通者那超出凡人的偉力讓他們這種情緒變得更加快,也更加極端。
比如衝天閣的神通者因為年富力強,普遍都是六七十歲,境界也都是後天四五重。他們對於衝擊先天還懷揣著莫大信心,認為隻要努力就會有機會。所以他們拋棄對物質的享受,一心一意的提升境界。
而這種堅定的信心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和現實的殘酷給打倒,直到有一天他們徹底不再對此奢望。
這種情緒會出現在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的神通者身上,畢竟他們終究會有一天到達自己所能到達的最高點,然後就再也沒有機會向上一步了。
而當他們發現他們此生都不會再有前進一步的希望時,他們就開始會如同變了一個人一般。他們開始將自己全部放在修煉上的心神釋放出來,然後開始了各不相同的道路。
比如還是對神通者之路抱有莫大敬畏的,即使自己不可能再進一步了,他還想將自己的子孫培養成才的。
或者直接就對神通者之路死心,開始盡情享受生活的,沉迷於物質的,還有一些直接因為受不了這種突變而瘋魔的,這些等等都是因為對自己失去了信心而造成的。
當然前麵的那些都是消極的,還有一種人他們內心堅若磐石,即使對自己向上一步已經不抱希望但是他們也不會放棄。他們有一個淒涼的名號叫做殉道者,他們會在感受到自己前進希望渺茫時直接進行生死關。
這種生死關說白了就是燃燒自己剩餘的所有壽元,在短短的一刻對前路進行最後的衝擊,不成功就死就是他們的信念,他們隻願意死在神通者之路上,不願再有別的道路。
故而他們被稱為殉道者。隻不過這種也是萬裏難挑一,很少有人用還剩餘的十幾年、百年壽命做一搏的賭注,畢竟不拚還可以多活很久,一拚基本上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