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夫看了看沈一白遺憾的歎氣,似乎沒打上解元老爺的臉很是失落!
張耀祖也很高興,他大聲喊著:“賞,賞!”
手中拿著銀子,慷慨地分發給報喜人和屠戶。
沈一白輕輕地把王安從地上拉起來,他的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輕聲對王安說:“醒了,就跟我一起出去外麵見見人吧。”
江陵有一個傳統,每當出了解元後,所有中舉的舉子都會與新晉的解元,一起遊街江陵城,讓老百姓看看他們的風采,接受民眾們的歡呼和祝福。這不僅是享受榮耀的時刻,也是相互結識、建立關係的機會。
讀書人在中舉後最重要的關係就是同年,他們對此相當看重。
在以後的歲月中,這些同年的舉子們將相互扶持,不分老幼。
這是一種資曆的象征,隻要同科的舉人、進士相互遇到後就會相互打聽對方的科舉年份。
如果是同科的,那麼關係一下子就拉近了,哪怕白發蒼蒼的老者遇到年輕有為的青年,也隻會稱呼對方為年兄年弟,這種潛規則已經曆經數百年,隻要是同科的舉人,進士在沒有大原則的問題上,都會盡全力相互幫助,這是一種重要的社交活動。
隨著鑼鼓喧天的聲音越來越近,沈一白帶著王安和張耀祖走到門口,準備迎接到來的同年。
這是對新科舉子們的尊重和歡迎。
他們的小院屬於寺院的房產,並不是在寺院裏麵,而是緊挨著寺院的一處安靜之地。
剛走到門口,沈一白就看到李墨林帶著一群新科舉子向他走來。
李墨林是本地秀才的領袖,他考中了亞元,因此大家紛紛先找他,讓他帶領大家來拜會今年的新科解元。
李墨林見到沈一白後,臉上露出了真誠的笑容。
他拱手行禮,高聲笑道:“我就知道沈兄今科一定高中解元,果然如此,小弟佩服沈兄的為人,也佩服沈兄的學問,小弟輸的心服口服,可沒有一絲介懷啊,哈哈...!”
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種豁達和真誠,沒有絲毫的嫉妒和不滿。
沈一白也拱手回禮,臉上帶著謙遜和友好的笑容:“李兄過獎了,小弟不過是僥幸高中,哪裏比得上李兄的才華和學識。”
王安和張耀祖站在沈一白的身後,他們也向李墨林和其他新科舉子拱手行禮,表示歡迎和尊重。
張耀祖則滿臉喜悅,他為自己能夠中舉感到慶幸,同時也為兩位哥哥的成就更感到驕傲,誰家兄弟是解元和經魁?我,我張耀祖!
接下來就是沈一白帶領新科舉人,遊行的活動了,鑼鼓聲中一個老者穿著花花綠綠的衣服,跪倒在沈一白麵前,沈一白一看這不是楊大石嘛,隻看他一身花花綠綠的衣服,腰間綁著一條紅絲綢。
楊老頭磕頭在地高聲喊到:“解元老爺,小老兒在20年前做過魁引,今天大喜之日能否讓小老兒做解元老爺的魁引,雖然小老兒年歲不輕,但身子骨還能舞動,懇請解元郎讓老夫前麵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