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王府一座裝飾豪華的書房裏,朱廣結束了一天的忙碌,他今天很高興沈一白的表現讓他很滿意,陳老夫子驚詫的表情也讓他洋洋自得!
為什麼?
因為陳老夫子和他打聽沈一白師承何人。
是誰教出這麼一個曠世奇才,他起了愛才之心想收歸門下,傳承他的衣缽。
陳老夫子乃是江陵文壇領袖門下弟子無數,但沒有一個人可以繼承他的衣缽。
他看到沈一白如此優秀就想收歸自己門下,自己百年之後由沈一白替自己守護著江陵的文脈,向朱廣打聽是最合適不過了,果然朱廣一聽之下就麵露古怪。
輕輕在他耳朵旁說了兩個字:“帝師!”
陳老夫子聽完半晌沒說話,遺憾的走出了楚王閣!
而其他年輕俊才,高官鴻儒也是對沈一白大加讚賞,把他說成是江陵第一才子!
這讓朱廣大為的開心!
從他見到那封信的第一眼,朱廣就對沈一白產生了巨大的好奇心,通過和沈一白的交談他也有幾點疑慮。
首先沈一白這麼大的才學,為什麼連續三次都沒考上舉人?
其次他和帝師到底是什麼關係?
他的出身和詳細情況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那天開始他就安排人下去調查了,今天是回稟的日子。
來回近兩個月的路程,短短不到10多天下麵的人已經完全掌握了沈一白的資料。
朱廣端坐在椅子上一個老太監拿著一本冊子走了進來,輕輕的放在了朱廣的麵前。
朱廣揮揮手老太監悄悄的退下關上了門。
朱廣仔細的看著手裏的冊子,大概一個時辰後朱廣揉了揉太陽穴,腦子裏開始回想沈一白的資料。
沈一白出生在青葉縣,是家中的獨子,父親二十多歲就考取了秀才還是廩生秀才,就是由國家資助的秀才每年國家給一定的錢糧,但奈何考運不佳,屢屢落榜鄉試,心灰意冷後就在鄉間教蒙童度日。
他三十多歲的時候生了沈一白,便用心的教授自己孩子希望沈一白能完成他的願望考上舉人。
沈一白天生聰慧十二歲就考上了秀才,這讓他興奮異常,以為沈一白肯定可以考上舉人,但接連兩次沈一白都落榜了。
恰巧沈一白母親也得了重病,為了治病花光了家裏所有的積蓄,但沈一白的母親還是走了。
家裏就剩下父子兩人,接連兩次的落榜沈一白的神童名聲不再。
鄉間傳聞沈一白:“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他父親也是久考不中,如今妻子也不在了,心鬱成疾,不久也去世了。
為了操辦父親的葬禮,沈一白又到處借債,打發了父親,守孝三年後又去考結果還是落榜。
今年是沈一白參加的第四次鄉試,他年前就賣了家中田產隻留一座祖屋。
前來江陵準備備考,中間有段時間不知去向。
朱廣心中懷疑就是那段不知去向的時候遇到了帝師,在帝師的點撥下腦子開竅一飛衝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