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一白站到桌前的時候,馬上引來了眾人的注意,誰都知道現在風頭正盛的就是這個秀才,兩副下聯,一首詞那是冠絕江陵,把江陵的一眾才子嫉妒的眼睛都紅了,都想看看這個秀才,能寫出什麼更加驚世駭俗的東西。
朱廣也挪步到了沈一白的桌子旁,等待他落筆。朱廣一動引來了更多的人,裏三層外三層的把沈一白包圍了!
沈一白一看這架勢心說:“完了,完了,本想瞎對付一下,這下不能了,算了破罐子破摔吧,今天這個臉絕對不能丟!寫點什麼呢?他想到了滕王閣序,然後閉著眼回想那首著名的序,裏麵好些內容並不適用於現在,略一思考他決定先改編一下!
沉吟片刻沈一白開始動筆提筆寫下:楚王閣!
江畔高樓,昔日繁華今更盛
落霞孤鶩,秋水長天共一色。
老當益壯,白首之心誌未改,
窮且益堅,青雲之誌今猶在。
天高地迥,宇宙無窮心自寬,
興盡悲來,盈虛有數情難裁。
北海雖賒,扶搖直上雲霄外,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情未改。
時運不齊,命途多舛心不餒,
勝地不常,盛筵難再情猶在。
楚王高閣,臨江渚上思無限。
佩玉鳴鸞,歌舞升平今又現。
當沈一白停筆後,周圍鴉雀無聲,旁邊一個年老的大儒顫顫巍巍的看著沈一白寫的詩喃喃自語:“曠世奇才啊!曠世奇才!落霞孤鶩,秋水長天共一色。絕了!絕了!”
這個年老的大儒可不是平常之輩,乃是整個江陵的文壇領袖,在周邊地區擁有崇高的聲望,門下弟子在朝廷中好多都位列高官,且於靖江王私交甚密,學術造詣之高在全國都屈指可數。
他剛才也寫了一首詩引來眾人的一陣陣讚賞,老頭也頗為自得,朱廣也頻頻點頭,大家以為今天可以拔得魁首的詩必然是這位陳老夫子的,甚至有拍馬屁者說他寫的詩是近十年無人可以超越。
一眾年輕的俊才也點頭附和,這些人都是有備而來,準備一鳴驚人得到朱廣的賞識,但寫出的東西和陳老夫子相比確是相差甚遠,而且陳老夫子的身份地位學問擺在那,不服不行!
陳老夫子為人方正學問又大,當他瞠目結舌的看著沈一白剛寫的詩,做出這副表情後,大家紛紛擁擠上來觀看沈一白寫的這首可以讓陳老夫子如此失控的詩,場麵甚至有點混亂,好在朱廣還在桌旁大家才沒有失了斯文。
當大多數高官大儒都看過這首詩後,有的沉默不語看向陳老夫子怕引起他的誤會,有的擊節讚歎,有的充滿嫉妒的望著有些發呆的沈一白,更有的拿起筆墨就開始抄寫......這些人的種種表現都表明,這首詩太完美了。
朱廣本身素養極高,對於詩詞更有獨到的見解,往來的都是鴻儒才俊,他的品味被拔的很高,但他看完這首詩的時候也震驚到了,這首詩描寫了這座高樓的雄偉壯麗,描寫了江邊的景色,更對他這個靖江王進行了誇讚說他老當益壯不改初心,心胸寬廣淡泊名利,還描寫了太平盛世的繁華,又間接的表明沈一白他自己的雄心壯誌,自強不息,還講述了世事無常也要永不氣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