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一白走後和自己的閨女溝通完畢,朱廣又跟那堆名儒高官討論起了書法,其中今年的鄉試主考官劉侍郎,卻在心裏打起了算盤。
劉侍郎今年也五十多歲了,二十多歲的時候考上了進士,就被安排在了禮部,三十多年的摸爬滾打,總算當上了禮部侍郎,他沒背景沒靠山,一輩子靠著眼光和圓滑走到了如今的地位,今年鄉試的主考官也是他費勁心思,多方求告得來的,因為他敏銳的發現,江陵的靖江王是一顆粗的不能再粗的大腿,如果自己可以攀附的話,未來絕對不可限量。
於是他求爺爺告奶奶的要去主持江陵的鄉試,為的就是去江陵城和靖江王攀上關係,靖江王風雅為人又謹慎,普通的官員基本見不著,但每次的鄉試主考官卻可以得到朱廣的邀請在府中吟詩作畫,談論琴瑟。
劉侍郎為了得到這個主考官的位置是下了血本的,其他人當然也明白,他不下血本是不行的,當他得到機會時候,就馬不停蹄的來到江陵城,果然受到了朱廣的禮遇,他費盡心機的討好朱廣,也在朱廣麵前混了個好人緣。
今天發生的事讓他感覺到了機會,他發現朱廣對這個對出下聯的書生格外的關注,尤其是親自送出了府,這可是從來沒有過的事,不管什麼樣的欽差大臣,勳貴高官,朱廣可沒有送人的習慣,他一輩子的官場經驗讓他一下子就發現了機會。
再加上郡主說出誰能對出上聯就考慮婚事,這在上層早就傳的沸沸揚揚了,他兩方一聯係基本就判斷出了朱廣心裏的打算,這可是一件大事啊,如果這個書生今年也參加鄉試的話,錄取的話還好,如果沒錄取...他想想就後背發涼。
萬一這個書生恰巧真的被郡主看上,未來成了駙馬,到時候說起自己參加鄉試還沒錄取,那就徹底得罪了未來的皇帝和公主駙馬爺了,就憑王爺對這書生的態度,這事八九不離十了啊!
劉侍郎打定主意了,這次鄉試不但要錄取沈一白,還必須是風風光光的解元,這樣自己就完全立於不敗之地,還能討好朱廣和駙馬爺了。
想到此處劉侍郎才安下心來,想著如何了解這個書生,如何把這件事情辦的巧妙,不讓人挑出毛病來,當朱廣評論完書法後,當著眾人的麵一拍自己腦袋,招呼過一個太監,從書架上拿出一本書扔給他,讓他再取50兩銀子,給沈一白送過去。
劉侍郎徹底下定了決心,因為他認的那本書,那是曾經帝師親自撰寫的,這種東西是不可能隨隨便便送人的。
沈一白前腳回到客棧,後腳一個太監就來了,當著眾人的麵給了沈一白一本書和五十兩銀子,客棧中的秀才們都紛紛驚呼,當得知事情的原委後,更加的羨慕不已,不是那五十兩銀子,是王爺的親自相送,那是天大的麵子啊。
秀才們有的羨慕有的嫉妒還有的懊悔不已為什麼不是自己對出那個下聯,更多的讀書人紛紛找沈一白攀談,想認識沈一白成為好友,沈一白忙的焦頭爛額一一答謝回禮,逃一樣的回到了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