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李小河的辛勞讓這個美麗房東看在眼裏,她不但對李小河噓寒問暖,還不時把家裏的蔬菜、水果送上一些。李小河要付水果錢時,女房東總說:“自家種的,不值什麼錢。你出來賺錢也不容易。”就是這個小屋陪著李小河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風雨飄搖的夜晚,多少個寒冷的日子,在記憶中模糊變得不清,但小屋的溫暖,讓李小河感受到了家的幸福。
周六周末,不上班的時候,李小河都會去幫美女房東忙一些日常的事情。有一次,王峰過來看望。被李小河的居所震住了,他問:“你就住這種地方?”李小河笑笑而過,後來王峰請客讓李小河好好的大吃了一頓。
6
王峰向來有錢,但李小河每當談起王峰家庭富有時,王峰都是強行打住話題,其他人隻好避而不談。畢業後,據王峰所言,他天天住賓館。這在一般人看來是件奢侈的事。但對王峰來說,什麼神話都可能在他那發生。王峰說市區好房子的租金太貴,郊區又太遠,剛畢業一個月他就租了4次房,都是住著不舒服。最後,幹脆和一剛認識的有錢朋友曹輝一起合租在賓館的年租房內,房間一年一包,有人洗衣服,兩人每月各自分擔1380元租金。
1380塊租一個帶家電的賓館實在是太便宜了,隻是這房租的數字卻是讓人不舒服,什麼三八的,幹脆二八添做十,給個整數1400元,但這數業委實好不到哪去,要死。到最後,還是算了,不迷信於這些不吉利的數字了。
7
王峰問李小河,出校是不是又沒錢了。李小河明顯瘦多了,但仍稱夠生活了。王峰深知李小河的脾氣,忒強,有事都鱉在心裏,至今,王峰也不知道李小河大學四年為何和自己一樣都沒有回過家,也不知道李小河大學學費竟然是靠打工家教酒吧跑場賺回來的。他隻知道李小河這個人除了倔,在沒有哪個哥們隻得如此交心信任了。
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有近百萬像李小河這樣的年輕人。他們在城中打拚謀生,在城郊安營紮寨,遊離在城市與鄉村的邊緣。他們雖接受過高等教育,但卻從事著諸如保險、推銷、電子產品銷售、廣告業務員、餐飲服務等並不高端的臨時性工作。他們寧願背井離鄉苦苦堅守在繁華的都市,也不想就此過“放棄”來之不易的希望。他們高學曆、高智商、弱小、蝸居,被殘酷的社會甩在了幸福的邊緣,他們已是中國繼農民、農民工與下崗職工之後第四大弱勢群體。他們的生活狀態已經成為一個時代的傷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