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嫻兒解釋道,給那些小國糧草和武器是有條件的,其實等同於拋出魚餌,扶持他們與烏孫國抗衡,讓其內鬥,最好把烏孫國慢慢蠶食掉,大夏便能坐收漁翁之利……
眾人聽後吃驚不已,這種法子可以說聞所未聞,有些像“遠交近攻”,但又不完全像。出錢不多,但取得的效果卻是巨大。
老爺子更是激動不已,這條計策若是見效了,大夏朝得到的好處可是太多了。說道,“這種策略,不止實用於突厥人,也實用於其它相鄰的國家。運用得好了,咱們大夏朝就會長治久安。”
老太太也激動,說道,“嗯,就是要想好具體的操作,談判的人也非常重要。”又問謝嫻兒道,“孫媳婦覺得該怎樣談判更好呢?”
具體的操作謝嫻兒也不懂,再說她一個女人也不想出大名,點到即止。朝中那麼多聰明人,這些就不需要自己關心了。便搖頭道,“媳婦也隻能想到這些,該怎樣做就不知道了。”
馬家武將居多,二老爺雖是文官卻是管馬的,與人打交道不在行。馬四爺文采斐然,又太年輕。眾人商議半天,對於怎樣操作、怎樣談判卻是拿出不更好的辦法。
老爺子就建議,馬家目前的勢已經礙了很多人的眼,沒必要再去掙這份功勞。這幾天把大皇子朱得峙和朱得宜秘密請來商議,讓朱得峙上折子……
又對謝嫻兒說,“這麼多位皇子,其實皇上早已心有所屬,隻是沒有最後下定決心……”
謝嫻兒是第一次參加馬家這種高層會議,也第一次知道了朝中局勢和馬家的態度。大皇子的母親雖然地位低微,嶽家又不顯,但是本人胸有丘壑,且賢明果敢,皇上最屬意他。二皇子剛愎自用,曆來不得皇上歡心。三皇子聰慧,但竇皇後跋扈,外家竇太傅更是狂妄狠辣,若是他將來登上大位,皇上怕天下的姓都會改了。五皇子仁愛儒雅多才,皇上也甚是喜歡。
所以,看似最沒有希望的大皇子,其實是最有希望的。而看似最有希望的三皇子,實際是最沒有可能的。而且,竇太傅一黨在朝中拉幫結派,排除異己。偏老慶王和馬老爺子又不買帳,他們兩人,一個最得皇上倚重,一個最有威望。或許因為這個原因,便被他們下了毒。隻是他們是通過什麼手段,什麼人下的毒,現在還不得而知。
但是,三皇子一派的勢力又太大,真正能與他們一較高下的,不是自負的二皇子,也不是多才的五皇子,而是不顯山露水的大皇子。不止皇上屬意他,也因為安郡王和老馬國公也看好他,他也早就在暗中收羅了一些勢力。隻是皇上還有些舍不下心愛的五皇子。
……
七月中旬,邊關八百裏加急來報,謝大帥帶領大軍勢如破竹,終於把烏孫國的軍隊打跑了,還虜獲了領兵來犯的烏孫國王的弟弟拉吉王爺。
皇上大喜。同時,也徹底否決了竇太傅等人提議的“乘勝追擊,直搗孫烏老巢”的提議,而是采納了大皇子朱得峙提議的“扶持策略”。並折成朱得峙和朱得宜帶領禮部的人討論具體的扶持綱領,然後再呈交內閣商議拿出最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