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中一些士兵關鍵時刻背離了臣的調遣”

什麼?

這怎麼可能?

隆慶帝一聽大為震驚,軍隊不服從命令那還了得。

江澈見他很激動連忙補充道,“陛下先不必動怒,臣開始之時也很生氣,但事後想想這是當今的通病,無可厚非,不從調遣地士兵選擇去圍攻努爾哈赤這個更有價值的目標,這是我們軍隊基層建設的問題,也是一個更深層次的時代社會問題”

這..............

隆慶帝聽起來感到迷糊,江澈嘴裏蹦出的新鮮詞彙太多了,搞得他有時候感覺理解了一些但又沒完全明白,這讓他很不自在,對於按江澈的話來講確實無可厚非,士兵自動選擇更高價值的目標也符合大周的利益,畢竟怎麼著不能讓努爾哈赤跑掉對不對?

可為什麼總覺得哪不對勁呢?

江澈見隆慶帝這麼沉思的模樣,知道自己地的話已經引起他的反省了,那接下來就再上點兒料!

“陛下,您認為我大周百姓當兵是為了什麼?”

“當然是為了功名利祿,為了封侯拜將,為了他們自己”

隆慶帝條件反射地說出口,然後猛然發現不對勁,江澈會問這麼顯而易見的問題嗎?

江澈聞言隻是淡淡地說,“這就是當今也是所有王朝軍隊的通病,除少數精銳外,大部分士兵從軍隻是為了混口飯吃,但毫無軍人的榮譽感,更別提對國家和民族的忠誠,他們的一腔熱血以及才幹被埋沒在金銀財寶的狂潮中,所以我們的部隊隻要戰損超過三成就會崩潰,一切的原因在於他們隻是為了自己而戰,而不是為了百姓,為了國家民族的前途,人心異變,一個人既然熱衷於功名利祿,那他必然更在乎自己的性命,戰場上本就是生死相拚,如此一來他們隻是憑著短暫激發的血勇和一時的混沌狀態拚殺,一旦軍中有稍微的敗退,怯弱之心便會覺醒,帶來的就是糟糕的連鎖反應!”

這...........說的好啊,朕以前怎麼沒想過這個問題,好宏高的思考!

隆慶帝聽後似乎任督二脈被打通了一般,江澈說出了數千年來王朝軍隊改不了地病根,但是................

該用什麼辦法解決呢?

畢竟逐利是人的本性啊,難道憑借家國之念就能調動軍人的士氣嗎?

這在以往不是沒人試過,但都一一失敗了, 事實證明並不管用,普通老百姓都不在乎這個。

他想不明白,於是向江澈投以詢問的眼神,希望江澈趕緊說,別磨嘰。

江澈似乎看出了隆慶帝的疑惑,解釋道,“臣方才說了,時代有時代的不同,在當今乃至以往,普通人受教育程度低,生活整日掙紮在溫飽線下,求生尚且艱難,便難以要求他們有崇高的信仰,當兵多是混口飯吃罷了,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當然沒錯,但我們可以從中做個小小的改變,那就是用各種手段將家國情懷與個人前途牢牢地捆綁在一起,並向百姓進行宣傳,政策上加以引導,讓他們明白當兵既是為了自己的前途,更是為了國家民族的利益,而後者永遠大於前者,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無水小河幹,建立一支真正能打勝仗,打硬仗,為國家民族而戰的鋼鐵之師,但這些配套措施是十分繁瑣且要用數十年的努力才能奠定的,比如教育水平,生活水平,溫飽是否滿足,政府的宣傳能力等,臣接下來會在另外幾條建議中提到一些相關的東西,這畢竟隻是大方向的勾畫,具體實施還需要一係列的應對時代特點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