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短時間的交談,江澈和他們聊的十分投機
幾人也漸漸地對這個大官敞開了心扉,一些從前憋心裏的話如吐豆子一樣通通說出來。
江澈眼神微微一亮。
沒想到小冰河期的來臨人家農民早就意識到了,他們對氣候和時令的敏感有時候連專業人員都趕不上。
糧食問題其實也好解決,這個時代紅薯,土豆等高產作物應該已經飄洋過海來到大陸了,不需要再派人去取。
現在隻是沒有大規模流行種植,等北方的戰事結束後跟朝廷說可以去沿海那邊查查,肯定能找到。
可以看出他們已經有初步的國仇家恨的意識了,要好好引導才行。
“應該知道我找你們真正要談什麼吧?”
江澈淡淡地問,他不打算勸,循循善誘才是上策。
原先的話題被打斷,幾人停頓了一下,眼睛裏波動不止,但又沒說話
他們互相看看,最後最右邊的一個大漢站出來回答江澈的問題。
“大人,我們知道,您讓我們去.........”
他似乎不想說出那個詞,一直憋著,詞彙量的匱乏是他找不到中和的詞來替代。
“讓你們去做炮灰,想說這個對嗎?”
“啊,不是,大人.....您誤會了,我們....不.....不是這個意思”
他惶恐不安,結結巴巴地說。
迎著江澈似乎能看透人心的眼睛,不敢承認心裏的想法
其實大部分民兵心裏就是這麼想的,正規軍兵力不足,那就要拉壯丁,從古至今都是這樣,隻不過江澈換了個民兵這樣好聽一點的名頭罷了,本質上不還是炮灰嗎?
所有人都這麼想,但沒人敢說出來,對官的懼怕在百姓中是深入人心的,能混就混,混不了就耍無賴,那是他們的想法。
即使是江澈親自訓練的那批專門搞群眾工作的軍政官們大都也是這麼想的,在這種環境下,一旦當了官階級的劃分就出現了。
江澈知道這種情況,時代的局限人力無法改變,能做的就隻有在時代基礎上盡可能地變得更好。
看江澈不說話,大漢也不敢說,如果朝廷真要拿他們當炮灰他們也無力反抗,但能不當就不想當。
“你們可以這麼想,民兵無論是訓練還是武器裝備都不足,無法和正規軍比,更難以與女真人匹敵,這是事實我也承認這一點”
幾個代表忍不住點點頭,江澈沒發火已經出乎幾人的預料了。
“在你們眼裏打仗是為誰來打呢?”
“為誰打?”
他們疑惑了,這麼簡單的問題傻子都知道該怎麼答。
“當然為大周打,為朝廷打!”
他們斬釘截鐵地說,沒感覺絲毫不對勁,一直以來的社會環境都是如此教育眾人的。
哈哈哈哈哈!
江澈聽完哈哈大笑。
“為朝廷打,這話你們自己信嗎?”
“什麼?大人你為何這麼問,我們對朝廷忠心耿耿”
幾人嚇壞了,江澈的話在他們聽來簡直是大逆不道。
“我告訴你們,從現在開始,問問你們的內心,麵對女真人對我們同胞的屠殺,對妻子兒女的侮辱,對祖祖輩輩生存的土地的踐踏,被迫放棄自己傳承已久的習俗,被迫背井離鄉去往他方,到底怎麼想的,憤怒嗎,還是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