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新生的煩惱(1 / 2)

剛來到大學,陸雲盡管很興奮,但也很茫然。很多事情都不知道該怎麼去弄。大學沒有班主任,雖然有班導和班助,但他們也是學生,不可能每時每刻都為學生服務,而且學生這麼多,他們也不可能為所有同學服務。他們隻能講一個大概,其他隻能自己慢慢摸索。雖然大學裏有幾個老同學,但都在其他學院,平常也很難見麵,幸而陸雲認識一老鄉,是同班同學,真乃不幸中之大幸。兩人可以就大學中的點點滴滴進行交流,互相提醒,免得錯過某些重要時間。

這位老鄉名叫餘樂,人很隨和。和陸雲很搭的來,畢竟是同一個地方出來的。鄉音聽起來特別舒服,自然而然地就走到了一起。他們經常會就大學裏的大大小小問題進行交流,例如社團,例如老師,例如各種活動。

到了大學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選課,特別是深圳海洋大學,這裏的選課更是別具一格,不過這樣的選課也正是陸雲喜歡的。這時周圍的同學都在紛紛打聽哪個老師好,班群上非常之熱鬧,從早上到深夜,聊天不曾停止。那時候還是QQ的盛世,大家都會用,而陸雲那時候卻很少參與討論,一個是因為打字慢跟不上節奏,另一個是他根本不知道哪個老師好,還是看看別人的討論就好。在身邊人的討論過程中陸雲自然也知道了一些老師。但是,班導的一句話卻深深地刻印在陸雲的心裏:選自己班的課會優先選,一般不會被踢掉,而且大一最好跟班選,方便和同班同學交流。這一番話使他做出了一個決定,就是所有科目都跟班選,既然不用煩惱,也不用擔心被踢掉,多好的一件事啊,盡管後來還是有些社科學科被踢了,但不打緊。

海洋大學的選課係統其實有三輪,第一輪是自由選,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老師,第一輪結束後係統會隨機踢掉多出名額的學生,因為一堂課如果隻招50人而有99個人選了,那麼就要隨機踢掉49個人,沒選到的同學再到第二輪進行搶課,第一輪選課一般不會踢掉主選班級的同學,所以班導才會建議我們跟班選。第二輪就是搶課階段了,上一輪沒有選夠課的同學就要在這一輪進行搶課了,這一輪的原則是先到先得,誰先選到課就是選到了,不會被踢了。直到選課人數和開課招收學生人數一致時這門課就不能選了,沒選到課的同學隻能選其他課了。第三階段又叫補課階段,這一階段隻要是一些課還沒有滿員,這時就允許同學們進行選課,特別是一些原本非主選不能選或有名額限製的課,這時候也能選了,直到學位滿。這個階段為很多提前修的同學提供了便利,因而頗受學生歡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選課階段。

可是就是這麼一個極度重要的事情,對陸雲來說完全不是事,因為他根本就不怎麼在意,所有課跟班選,不用思考,不用猶豫。當然這樣選的也不隻陸雲一個,還有很多很多同學,毫無疑問這類人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不在乎老師,或者說就是太懶。雖然陸雲不覺得自己有多懶,他這麼選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畢竟學院的安排總是經過科學研究的,每個班級的老師配置應該都是比較平均的。然而我隻能說這隻是想想就好。有些老師無論他講什麼你都聽不進去的,有些老師你明知道他講的很有用,你也聽不進去的。有些老師你明知道他講的沒什麼用,完全是在吹水,你依然很想聽他講什麼。毫無疑問的說,大學的老師真的很重要,從選課的人數來看就一目了然,當然有很多課純粹是因為學分好拿,老師給分高,這樣就另當別論了。就是從選課這件事來看,也可以看出陸雲大學生活的一個趨勢,就是懶。一切隻求現成的,隻求簡單的,不願複雜。這種心態不知道是好還是壞,但真的是很多大學生的一個心態。也許存在就是合理的,很多人都這麼想,所以又何必過於追求人們到底怎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