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千年夢醒 序章 兵器的最後一日(1 / 3)

這是最值得慶幸的一天,也是最悲哀的一天,因為戰爭終於結束了,以我們徹底敗北的方式。

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是什麼時候開始的早已經沒人記得,戰爭造成的死亡和破壞也累積到了根本無法統計的地步,至今被銘記的隻有戰爭的根源——堅持保留人類本源的泰倫人和主張將人類進化為無機形態的塞伯利安人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這是一場決定未來進化道路的生死戰,過程中沒有妥協和投降,勝者必須將敗者屠戮殆盡,敗者能做的也隻有頑抗至死。

現在這一天終於到來了,而我,站立在這最後要塞中的我,其實並不屬於任何一方,我隻是一件被造出來的兵器,遵從創造者的意誌向敵人亮出爪牙,哪怕明知結局是粉身碎骨。

幾十公裏外的敵軍陣營正猛攻著要塞的納米防壁,敵營中的大部分士兵跟我都是一樣的存在,泰倫創造者們將我們稱之為克隆,我們本來是替代泰倫人用於戰場消磨的兵器被批量製造出來的缺陷複製品。之所以我們會存在是因為泰倫人身體中的納米工廠——他們稱之為永動核心,在塞伯利安人一次決定性的突襲中被感染了致命的病毒,自那之後所有泰倫人便永久喪失了繁衍的能力,他們的嬰兒在母體中形成的同時就會被失控的納米機械殺死,故此泰倫人的數量在激烈的戰爭中愈加消磨,現在已經淪落到隻剩下要塞中的幾百人,他們正為保留種族最後的火種絕望地掙紮著。

至於為什麼本該保衛泰倫人至死的克隆現在倒戈相向,說來並不奇怪卻很可笑,他們叛變了,被塞伯利安人以“解放”的滑稽借口和大半個世界的許諾所打動,隨著泰倫人的戰敗趨勢叛變行為愈加普遍,至今仍站在泰倫陣營裏的克隆數量並不比幸存的泰倫人多上太多,這正是我將克隆稱之為缺陷複製品的原因,我們完整地繼承了泰倫人的劣根性,卻很遺憾地沒能繼承他們多少優點。

當然同樣身為克隆的我也一樣隻是個缺陷品,我站在這裏的理由並非對創造者忠誠或者感恩隻是在執行我天生被賦予的責任而已。既然生為兵器便不應該去主動追尋什麼幸福與自由,如果主動去追尋便成了兵器以下的劣等存在,連被稱為兵器的資格都沒有了,我鄙視那些放棄了作為兵器的自尊而叛變同族但我並不恨他們,歸根結底,恨意這種東西也不該是兵器身上具有的。

“納米集群濃度下降至百分之二十七,防壁預計在六百秒後解體。”作戰電腦的聲音在冷澈地向我報告著噩耗,這才是真正兵器該做的事情,以絕對的理性執行自己的任務並麵對自己的毀滅,就像打贏了這場戰爭的塞伯利安人所做的那樣。

“信號發射塔的充能進度是多少?”我沒有去搭理防禦係統的報警而是將注意力轉向了另一項正在基地中執行的工作,守住這裏不是我們的目的,所有的努力都是在為這項工作爭取時間,如果它不能在所有防禦崩潰前完成我們守住這裏多久都沒有意義,最終也隻會消磨在無盡的圍困中而已。

“88%已完成,完成剩餘進度預計需要七百二十秒。”作戰電腦給了我一個殘酷的回複。

“有點麻煩啊……”一百二十秒的時間差讓我撓了撓頭,“轉接所有防禦係統的能源供給到信號發射塔,重新運算變量。”

“轉接完成,更新完成倒計時為六百四十秒,同時防壁維持時間縮減為五百八十秒。”

六十秒啊,差不多就是這樣吧,這也就是我能做到的極限了。

“這裏是防務指揮官李維107C,現通告基地內所有克隆士兵及避難人員。”就和那台無感情的作戰電腦一樣我平靜地打開基地全頻通信開始下達命令,“預計防禦崩潰和計劃完成之間有六十秒時間差,在這段時間內基地將呈現防禦空白狀態,為了確保安全請所有避難人員立即進入冬眠艙,其餘作戰人員務必確保發射塔和冬眠艙在這六十秒內的絕對安全。”

“第二收容區負責人程744R,命令收到並執行。”

“第三收容區負責人弗朗西斯652A,開始執行命令。”

“第四收容區負責人井上973S,正在執行命令。”

“中央核心區負責人門羅458E,將盡力保障發射塔運行。”

“很好,聯絡到此結束。”我滿意地點點頭,不管是出於忠誠、愛或者單純像我一樣隻是履行天生被賦予的責任,現在還會留在這個即將滅亡的基地中的克隆都是早就決定放棄自己生命的人,因為不管正在進行的這個最後計劃成功與否,我們這些留在冬眠艙外的克隆士兵都沒有活路。

剩下的,大概就隻有等那一刻來臨了吧。

“李維……”忽然耳邊傳來一個柔弱的女性聲音,那聲音屬於我護送的一名泰倫哲學家,我回過頭,看見一張恍如精細雕刻的藝術品般即使是我這樣的人造兵器也能感受到其魅力的麵龐,然而那張臉現在正向我展現的卻是悲哀與不舍。

哲學家大概是戰爭中最沒用的職業了,即便這樣泰倫人還是執著地想在最後的最後也把他們的精神文明保留下來,他們甚至讓這個女人成為了整個計劃的名義指揮官以保護她的絕對安全,我想這既是他們曾經成功的秘訣也是現在他們輸掉戰爭的理由。在進行這項計劃的一年輾轉中我一直在照顧著這位泰倫女士的起居生活和安全,我不知道是我的照顧讓她產生了某種誤會,還是因為她的種族人口已經削減到了讓她對我這隻人造兵器也產生了移情現象的程度,她似乎已經不將我當作克隆而是一個同族來看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