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不患貧,而患不均(1 / 1)

“興國首在富民,然財富之積累,非一日之功。我大宋今日之弊病,多為不均,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不均則民不安,民不安則國勢微。臣以為,有國有家者,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故新政之要務,當查戶籍,清人口,均田地,使耕者有其田。……”

作為地球的過來人,林峰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均田地。在九州大陸,還是農業為主,農業最基礎的生產資料就是田地了,田地的多寡也成了衡量當時權貴們勢力大小的標誌。

看著桌麵上林峰遞上來的奏折,皇極直接禦批同意,這與他本人的想法是不謀而合。皇極之前頒行推恩令,也是這個道理,就是想把權貴們手中的封地逐漸分割。不過林峰的“均田地”更加徹底。一下就要把權貴手中的封地直接剝奪,當然如果最後能實現,貴族們就再也沒有和皇族叫板的實力了。

當然這均田地已經觸及了貴族的根本利益,遭遇的壓力可想而知。林峰首先以身作則,從揚州的流沙郡開始做起,那兒是他的領地,他要分給百姓,自然不會有人多管閑事,所以進行的很順利。同時,林峰還選派好手分赴各地,暗中建立平民組織,準備為以後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分地運動鋪路。

揚州,武威郡。

“聽說了嗎,狀元公為民請命,準備在大宋國均分田地。”

“狀元公真是我們貧民百姓的活菩薩啊,聽說他自己的領地流沙郡都分給老百姓耕種了。”

“幾位老鄉,聽說各地官員、權貴很多都反對均田地,狀元公自己的領地還好說,以後到了咱麼這會怎麼樣還真不好說。”一位窮人打扮的中年漢子也湊了過來。

“這位兄弟好麵生啊。”剛才說話的那位看了看這突然冒出的中年漢子。

“我剛搬來此地沒多久,哈哈……也非常關心分田地的事情,這可關係到咱們窮苦哥們的生計”。這中年漢子正是林峰派到各地籌建農民組織的一員。

“兄弟你說的在理,以後如果有人阻撓狀元公給大夥分地,咱就幹他娘的。”這哥們看樣子也非常豪爽。

……

徐州的漢水郡、淮海郡……、荊州的漢口郡、長沙郡……,全宋各地都紛紛冒出了一些農民組織,這些組織無一例外的都是支持林峰的“均田地”政策,要求在各地盡快推行。武威郡一個叫“分田分地促進會”的農民組織甚至還搞了一首會歌:

“狀元公,順民意,給咱農民分田地;

有田地,有鬥誌,致富路上得勝利

……”

流沙郡分到了土地的老百姓更是擁戴林峰,甚至還成立了一個“護林會”,成員都自稱“護林員。”更編了一首歌,來抒發他們分到田地的興奮心情,歌名叫做《咱們老百姓今個真高興》。

據知情人士透露,這兩首歌都是一個叫做蘇蓮的小姑娘譜寫的。看來我們的蘇大小姐光寫順口溜已經不過癮了,改作詞譜去了。

這不蘇蓮正頭大呢,旁邊張胖子成了蘇蓮的追星族,非得弄一個小破本子讓她簽名,“蘇大小姐,不對,應該叫蘇老師,現在能寫個詞的都應該叫老師,別耍大牌行不行,給我簽個名吧。”林大狀元公看到這一幕,正無語中。

京城,太師府。

“聞太師,你可要為黃某做主啊,想我黃世仁,辛辛苦苦幹了半輩子,把祖宗傳下來的幾千傾良田變成上萬傾。結果現在林峰那廝竟然要分田地,這不是革我的老命嗎?您不知道,我家的那些個長工、佃戶,一個個都鬧得凶,特別是有一個叫楊白勞的,竟然還成立一個叫什麼‘一人一畝田’的組織。”一個賊眉鼠眼的人正在聞澤麵前訴苦,邊說邊塞了一把銀票到聞澤手裏。

“此事我已知曉,你且回吧,來日我會聯合朝中大臣彈劾姓林的。”聞澤眉頭皺的老高,最近來他這訴苦的人可不少,甚至他自己家的封地上也開始鬧了。看來不能任由姓林的鬧下去了,聞澤坐上轎子直奔太子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