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章 魔術和馬戲(1 / 3)

這個故事,從一場詭異的魔術表演開始·····

光的傳說,一場無論從任何方麵看都不可能會失敗的魔術表演,天才的魔術師,精巧無比的設計,極為強大的技術支持,名家執筆的台詞,就算對表演本身影響最小的魔術女郎都經過了如選美大賽一般的挑選。

首演,在投資方的眼裏毫無缺點,在電視機和現場的觀眾麵前毫無瑕疵,就算在技藝精純的老同行們眼裏也是個無法理解的魔術,一個來自東方的天才魔法師用自己沒有任何特別的雙手完美的演繹了上帝創造光的景象。雖說由於高昂的票價和這個魔術師本身並不是特別高的聲望(他也就20出頭而已)首演還是有不少空的座位的,但沒有任何一個到場的媒體會對這場投資巨大的巡回表演回收成本並產生巨大回報抱有任何疑問,下一周各種XX周刊或XX報紙都將給予這個年輕魔術師“光之少年”的頭銜。

然而,魔術並不是一個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東西,魔術師的眼睛是尖銳的,他注意的到的東西多於所有身處這個魔術當中的人。這個表演的年輕主角麵無表情的走下舞台,絲毫沒有感受到周圍如潮水般洶湧的掌聲和讚美·····

第7排,78號座位,穿著一件印著大寫D字母的金發少女,手持一根可能是“光色”的棒棒糖·····

在自己設計的魔術中,從上帝手上發出的那道光一共隻能有4次彈射,但是在這場首演中卻一共發生了5次彈射,而多出來的第5次彈射並不是他用技術手段創照的光,是一種天然的光,一束非常非常細微但是非常非常美麗的光,一束真正的上帝原創的光。而那一次多出來的彈射發生在他將自己的魔術光導向那位金發少女的座位的時候,光源似乎就是那根棒棒糖。

一般人或許對那次彈射沒有什麼概念,但在這位魔術師眼中那確乎是個超越奇跡的存在,這位沉迷於光學研究的魔術師在漫長的準備過程中幾乎接觸了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類能看見或者是不能看見的光,而剛才從少女那產生的那束光沒有任何科技的氣息,帶有一種神話的色彩,就像是上帝親手揉搓出來的那件耀眼的藝術品······

那,才是真正的光之少女啊!

少年耍了個小魔術把戲,消失在回去的表演隊伍裏麵,戴上那場表演專賣的上帝搞笑臉麵具,跟著那位少女上了大巴·····

數天之後表演方對外宣布巡回演出短暫中止,原因是技術故障。

表麵上來看,這個初中物理老師和一般的老師沒有什麼區別,除了這個學校幾乎沒有任何一個教務人員敢和他說話以外。

所以在這個學校教了近3年書了他還是隻認識校長一個人,當年他和校長同在世界10強大學的科學院讀書,校長那會浪蕩不羈整日胡思亂想,雖說科學天賦其實也不遜於常人要不也不會被錄取到這個學校,他倆同住一個屋,被人合稱為“牛頓的人生”,他是26歲前的牛頓,校長是26歲後那個認為科學對人類沒啥用轉而研究神學和哲學的牛頓。

在那個學校壓根就沒有人文的氛圍,在這個近十年連續趕超包括MIC和普渡大學等科學類名校的新興大學,沒有人願意去管什麼休謨尼采和各種瘋子傻子,血氣方剛的校長帶著讓人亮瞎雙眼的畢業證書去當了個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而他年紀輕輕在各大極具影響力的科學刊物上發表了多篇廣受好評的論文,被美國的科學界譽為“很可能的最年輕諾獎得主”。

4年前在這個初中的周邊,發生了頗為奇怪的爆炸,爆破專家沒有發現什麼人造易爆物留下的痕跡,而現場殘留的一些人類曆史上沒有過的刀槍盾牌也讓人頗為迷惑,作為當時知名的並願意和政府進行秘密合作的少數空間科學家,他和他教授被請去進行更深的調查,他以自己對科學現象的理解和當時被現場激發的靈感作出了這可能是一次平行世界穿梭所帶來的能量爆炸,而更有威望的教授,帶著老年人的穩重和對已知事實的永遠不變尊重,把這個時間歸類為某些智商比較高的科學人才的惡作劇,教授的觀點其實頗有說服力,如果是一場隨機的爆炸那怎麼可能會恰巧的沒傷害任何生命和沒破壞任何重要的當地設施呢?這看著就像是一場在圖紙上測繪過無數次的行動雖然爆炸手段無法解釋。如果就惡作劇這一罪名來發動一場對全美各地各種聰明的人的調查那實在是浪費資源,再說幾乎也沒有造成什麼特別的損失,這個消息也沒怎麼封鎖大家也沒怎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