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五元法??(1 / 2)

“駕……”

“駕……”

在趕往省城開封的官道上有兩輛馬車正在雨中疾馳,前麵的車夫四十多歲,後麵的車夫二十多歲,兩人都身披蓑衣、頭戴鬥笠,雙手緊緊地握著韁繩。

“教諭大人,現在離衛州的驛站還有六十多裏,這雨越下越大,咱們需要找地方避雨啊!”見雨越下越大,前麵的車夫對車轎裏的教諭大人彙報道。

“嗯……阿山,找地方避雨吧!傳訊給後麵的趙二,你們都要注意安全。”馬車裏傳出了回話。

馬車裏坐的是南和的“縣學”教諭柳傲天,今年是道光二十七年鄉試之年,南和有七名“縣學”生員參加應試,柳教諭帶領訓導陸雲飛和七名生員趕往省城參加考試。清代設有各類官學,其中各省設有府學、州學、縣學。

南和縣距離省城開封有八百多裏,已經走了三天,還有一小半的路程了,今天卻趕上了大雨。

“請教諭大人放心,這省城我每年要跑幾十遍,我一定把大家安全送到省城,前麵不遠有個荒廢的道觀,咱們可以先去避避雨。”阿山知道教諭擔心參加鄉試的生員們,趕快給柳教諭吃了個定心丸。

這阿山是縣府衙的專用車夫,經常跑省城辦差,後麵趕車的趙二是他的遠方侄子,也是趕車的好手。

現在正值八月初,這場大雨來的很突然,而且還伴有轟轟的雷響……

不到半個時辰,就趕到了阿山所說的道觀,停好馬車後,柳教諭和生員們魚貫而入道觀。

“好破,好髒啊。”開口說話的叫嚴章。

“矯情什麼,有地方避雨就不錯了……”一個正吃燒餅的胖子道。

這胖子叫張明,一天到晚手裏總有吃的,大家都不知道,平時他的燒餅在哪裏放著。

這座道觀不是很大,除了進門處的主殿之外,後麵隻有兩間廂房,由於年久失修,大門已經破舊不堪了,倒是省得推門了。

忽然一聲炸雷響起,整座道觀似乎都晃了晃,幾個膽小的生員嚇得立即偎在了一起……

其間有一位青年卻是處亂不驚,隻見他劍眉入髯,眉頭微皺,給人一種成熟可以信賴的親切感,他叫徐乙,今年十六歲,他的年紀在七人當不是最小的,剛才叫苦的嚴章才十三歲,十一歲的時候就考上了“童生”,在南和縣是有名的神童;正在吃燒餅的張明今年剛滿十六歲,別看他貪吃,但是人很機靈,鬼點子可多了,大家都說他要是把精力在讀書上,說不定十歲就能考上“童生”,結果直至去年的時候他才和孫文文剛一起考過“童生”,成為了縣學生員;七人當中年齡最大已經三十七歲了,叫關曉軍,現在已經坐在大殿一旁開始讀書了。

“大家清掃一下大殿,休息會,等雨停了咱們繼續趕路……”訓導陸雲飛安排道。

徐乙先攙扶柳教諭進左廂房休息,柳教諭現年五十六歲,是嘉慶24年的舉人,會試落第之後,就到南和“縣學”任職,當教諭已經十幾年,現在是正八品,在南和縣是非常有威望的。(教諭,相當於現在正科級;訓導是從八品,相當於副科級)

“徐乙,你也去休息吧!”柳教諭對徐乙頷首道,他是很看重徐乙的,這孩子成熟穩重,勤奮用功,將來必有一翻作為。

“好的,教諭、訓導您們先休息吧……”徐乙又幫陸訓導的包袱拿到廂房,才緩緩退出了廂房。

來到大殿的時候,大家都已打開了席子,有的躺著,有的坐著開始讀書了。

阿山和趙二安頓好了馬車,坐在門口聊天。

“叔,這雨越下越大,會不會衝壞了官道……”趙二一臉愁色看著阿山。

“這邊距離省城已經沒多遠了,修官道的時候那些官員們很少敢偷工減料,一般不會衝壞!”阿山回答道。

“隻是,馬上就要天黑了,看來要在這裏過夜了,你去給馬加點草料,我去向柳教諭請示一下。”說罷向左廂房走去。

徐乙前殿後房轉悠了一圈,發現和其他的三清道觀不同,這座道觀沒有供奉“玉清、上清、太清”三位道教的尊神,卻是供奉了一尊普通的道士塑像。供台上的道士身穿麻衣,束發盤髻,左手放在身側胸前,右手卻舉至頭頂,托著一個巴掌大小的泥塑八卦,整個造型看上去頗為怪異。

外麵暴雨下的愈發的急了,一道道閃電在天空中肆虐著,破舊不堪的道觀在這暴風雨中搖搖欲墜,似乎隨時都可能坍塌下來。

“嗯?什麼聲音?”

正當徐乙向外麵張望的時候,忽然聽到身後響起“嘎嘎”的聲音,回頭望去,卻發現那尊泥塑徑直往自己的方向倒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