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行約莫三千餘人,有董羿麾下的兵卒,有董遷三人及其兵卒,還有楊桐和危須郡都尉及其麾下的郡兵。
看起來十分雜亂,而且風塵仆仆,但細細一看,不難發現,他們個個精氣神都極為高昂,這一點難能可貴。
“司馬!”
董羿老遠看到李傕立在城門下,連忙翻身下馬,迅速上前,行了一禮。
李傕欣然一笑,伸手拍了拍董羿的肩膀:“做得好!”
“是司馬指導有方。”董羿笑道。
“指導個屁!”李傕笑罵道:“便是我親自領兵前往,也不一定比你做的好。小夥子,有前途啊!”
“沒有司馬,哪有現在的我。”董羿又施了一禮:“末將從軍以來,種種軍務都是司馬手把手教導,此間大恩,末將永遠銘記在心。”
李傕心裏舒暢,大笑一聲:“好了,客氣的話就不多說了。”
然後目光將董羿身後陸續趕到的董遷等人納入眼簾,道:“董遷、董升、董勻,爾三人將所有兵馬帶回營中修整.”
又看向楊桐。
楊桐冷哼一聲,撇過臉去。
李傕不以為意,微微一禮:“楊府君且先入城休息,校尉入夜召開酒宴,為府君接風。”
“哼,我正有事要問董校尉!”
楊桐橫眉冷眼,說了一句,便隨人入了交河城。
待得人員散盡,李傕才笑眯眯的對董羿道:“將軍立刻就要見你,令我來此候著。走吧,不要讓將軍久等。”
“喏!”
.
董卓看著彪直立在身前的董羿,心裏極為舒暢,道:“行了,不要站著,坐下說話。”
董羿謝過,在一旁跪坐了下來。
“跟我說說,你是怎麼做的?”董卓饒有興致。
雖然從早來的戰報中已經了解了許多,但董卓卻更喜歡聽董羿親口彙報。
董羿不敢怠慢,連忙將自己的種種想法,所作所為一一道出,董卓聽的是連連點頭。
“不錯不錯,你才不到十八,距離加冠都還有兩三年,卻已然深諳兵法之道。”董卓點評了一句,道:“你此番計較,雖是膽大,但也不無道理。不過行軍打仗,不能隻憑計策。出奇製勝雖然讓人熱血沸騰,但正麵硬仗,才是真正的考研。我希望你能再接再厲,多讀兵書,結合實際,形成自己的戰術體係,能出奇製勝,也能正麵破敵,做到正奇相合。到那時,你才能真正獨當一麵”
“謝將軍教誨!”董羿鄭重一禮:“末將定回牢記在心,絕不讓將軍失望!”
董卓欣慰點頭,卻忽然歎道:“我忽然很羨慕你的父親,有如此麒麟兒。我董仲穎許是殺戮過甚,沒有子嗣,殊為可歎.生子當若董羿,若能有你這麼個後嗣,我便是死了,也能瞑目。”
董羿聞言,聽出一些其他的意思,卻道:“將軍春秋鼎盛.”
有的話,他不好說出口。
董卓自是明白他的意思。
董卓如今才四十出頭的年級,又是絕頂武道高手,若無意外,再活個一百年也輕輕鬆鬆。說其春秋鼎盛,並非虛言。
別說四十歲,便是八十歲再生兒子,也不出奇。
董卓點了點頭,道:“你今立下戰功,陣斬北蠻兩員大將,出色的完成軍務,我十分欣慰.”
說到這裏,董卓話音一停,卻忽然轉言:“董羿呀,你對如今帝朝形勢,有何看法?”
董羿心頭一跳,暗道來了,道:“回將軍的話,末將以為,帝朝已是日薄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