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折服(3 / 3)

董貞張了張嘴,臉色複雜:“為何...”

“為何我比你們強?”董羿笑道。

兩人頷首。

“我與你二人,修煉的功法都是一樣的。”名字是一樣的,但內容大有區別,這一點,董羿當然不會說。

“你們比我弱,也許有先天上的因素,但在我看來,是你們的戰法尚未臻入化境的緣故。拳意寥寥,煞氣淡薄,打不出戰法真意啊!”

兩人聞言,不由羞愧低頭。

麵對年齒比他們更小的董羿,他們深深的感受到了羞恥。

人家才十六七歲,就這麼厲害了,他們都十八九歲了,難道年齡都活到狗肚子裏去了?

董羿心裏一笑,麵上卻不漏聲色,道:“以後多加修習,不懂的地方,再來問我。”打一棒子,給個甜棗,董羿雖說用的不成熟,但也差不多了。

“多謝軍候!”

折服了手下將官兵卒,董羿就輕鬆多了。

他麾下這五百人,兩屯有兩個屯長,一個是成英,一個是李達。相較於麵孔清臒的成英,李達就顯得壯碩了許多,但武道境界卻不及成英,隻有三品圓滿,尚未破入四品。

兩屯之下,各有五隊,總計十隊。

這十隊有八個隊率,剛好空出兩個給董貞和董應二人。

董貞和董應雖無戰功便做了隊率,但因其四品武道境界,又是氏族出身,倒也沒人表示不服。

再下的什長、伍長,便不多說,隻認清了麵孔,以後再慢慢熟悉。

接下來的日子裏,就是練兵。

帝朝軍中有規整的練兵方式,但太過大眾太過尋常。董羿於是就按照自己的想法,結合帝朝軍中方法來練兵。他經曆過一世,這一世又讀過諸多兵書,因此理論基礎還是有的。

不過有理論還不夠,在接下來的日子裏,練兵過程中,也遇到了許多的麻煩和障礙。

好在董羿見識不凡,終歸憑著自己的能力,渡過了這些難關。

他把麾下這五百人重新打散整編,在原來的基礎上,劃分出一個斥候隊和一個後勤隊。

斥候隊不用說,用來探查軍情消息。

而後勤隊,就負責一曲兵馬的後勤事宜——洗衣做飯之類的雜務。讓其他的兵卒從這些雜務中解放出來,全身心的投入到訓練之中。

斥候隊的隊率,由董貞擔任。

斥候是精銳,隊率自然要足夠強。董貞比成英、董應都要強上一分,正好由他來做這個隊率。

大漢帝朝的軍隊,不但講求個人能力,對紀律和配合也有相當嚴格的要求。

沒有相當的紀律和配合,就無法組成戰陣。無法組成戰陣的軍隊,就是烏合之眾!

戰陣的威力,董羿還未親眼見過。但戰陣的氣勢,他已然目睹。不說別的,單說他麾下除開斥候和後勤隊,餘下的四百兵卒,經過這段時間的訓練,培養出了一定的默契之後,一旦結成戰陣,連他都不得不暫避鋒芒!

如果是烏合之眾,便是四五百人,董羿也自忖能來去自如,甚至以一人之力擊潰他們。但如果麵對能夠結連戰陣的軍隊,壓力就大多了。

戰陣,就是集體的力量。

小到將一個伍、一個什所有士兵集結一起,共同進退,有條不紊,能夠憑著人數的優勢,抵擋、進攻、相互掩護。

大到將數千、數萬兵馬結成一陣,如若一體,主將能如臂使指,一旦衝鋒陷陣,自能攻無不破,戰無不勝。

當然,人數越多,要結連戰陣就越不容易。

人心複雜,三五百人朝夕相處,互相能夠熟識,還能培養出相當的默契。但三五千人,就很難做到。

這,就要看主將的統率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