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手指
今天,小明、少胖、小敏三個小夥伴又在一起討論數學問題。小明說:“在自然界有許多現象經過一段時間後,重複出現,例如白天夜晚每隔24小時重複一次,春、夏、秋、冬周而複始。……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周期現象。我發現數學裏也有很多周期問題。”小胖、小敏忙問:“數學裏有什麼周期問題呢?”小明神秘地笑了笑,從桌上拿起一本書,翻出一道題,“我們先看看這道題,就清楚了。”例:數學奧林匹克學校的張老師讓同學們做數手指遊戲,規則是:大拇指為1,食指為2,中指為3,無名指為4,小指為5;然後換向,無名指為6,中指為7,食指為8,大拇指為9;再換向,食指為10,中指為11……。這樣一直數到1990,應停在哪個手指上?
小胖、小敏都數起來,可數著數著就數錯了。小明笑著說:“這可不是辦法啊!得想個方法算出來才行。”於是告訴了他倆的方法,使他們很快就算出來了。小胖、小敏都很佩服小明肯動腦筋。同學們,你知道小明是怎樣計算的嗎?
由對應規律可以看出每數8個數字就出現一次循環,即乂數到大拇指。1990/8=248……6故應停在無名指上。
(1)1990年的元旦是星期一,那麼1991年元旦是星期幾呢?
(2)有同樣大小的紅(用X代)、白、黑珠共180個,按照如下規則排列:先紅的5個,緊接排4個白珠,再接著排3個黑球,(以後重複上述排列)那麼黑珠共有多少個?第169個珠子是什麼顏色?
李白買酒和阿凡提分驢
李白在長安知時候,與賀知章等人經常飲酒賦詩。據說“李白鬥酒詩百篇”。有人寫了一道李白酒詩,有趣的是這首詩還是一道數學題呢!
無事街上走,提壺去買酒
遇店加一倍,見花喝一鬥
三遇店和花,喝光壺中酒
請君算一算,壺中原有酒
這首買酒詩的意思是李白提著酒壺到街上頭酒,遇到一家酒店就買酒,買的數量與壺中數量相等,即增加一倍。見到花便詩興大發,飲酒賦詩,喝-鬥酒。(鬥是古代的計量單位)這樣3次遇到酒店,3次見到花,把壺中的酒全喝光了。請您算一算,壺中原來有多少酒呢?
小明爸爸在給小明講“阿凡提分驢”故事前,對小明說:“有些問題看起來似乎無解,但隻要肯動腦,大膽想象,排除思維障礙,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接著他開始講故事了:
一次阿凡提騎驢經過庫爾班大叔家門口,聽到屋裏正在爭吵。阿凡提進屋一問,原來是庫爾班大叔的3個兒子在為分驢傷腦筋。問題是什麼呢?庫爾班大叔養了19頭毛驢,因為年紀大了,決定把毛驢分給三個兒子,分配的方案是:大兒子應得這些驢的1/5,二兒子應分得1/4|,老三應分得1/2,三兄弟聽從老人的決定,但都堅持自己應分得的不能少,驢又不能殺掉分,為此爭吵起來。阿凡提問明原因後,立刻想了一個辦法,巧妙地幫助庫爾班大叔分好了驢,三兄弟都沒有意見了,高高興興地把驢牽走了。
說完,爸爸問:“小明,你知道阿凡提是怎樣分驢的呢?”小明想了想,搖了搖頭。
於是爸爸告訴小明,阿凡提是這樣分驢的:他把自己的毛驢放進去,這樣共有20頭毛驢了,老大應得20X1/5=4頭,老二應得20x1/4=5頭,老三應得20x1/2=10頭。這樣3人所得的總頭數還是19頭,阿凡提自己的毛驢仍舊牽回來。這種方法有人稱為“借來還去”法。
(1)學校買來若幹本“雷鋒的故事”,高年級同學借去全部的一半又10本,中年級同學借去剩下的一半又10本,低年級同學借去最後剩下的一半又10本,全部借完,學校一共買來“雷鋒的故事”多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