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兩人最終目的隻是助興,所以並不生死相搏,當然兩人都是老江湖,懂得招式如何耍,才更會吸引觀眾眼球。你來我往,好不熱鬧,有些觀眾看得過癮,甚至嗓子都喊啞了。
看到現場觀眾各色反應,這一刻,才算真正融入道魔大會。台上兩人也許是覺得,要達到的效果也達到了,便停止了演武,兩邊各自跳開。台下的觀眾有覺得意猶未盡的,站起來高聲叫著,突然這時七人中的一位,飄身落在高台中央。
來人先清了下嗓子,地下眾人也自覺的開始安靜下來。他的嗓門很大,一開口說話,我這裏都能聽的清清楚楚。原來今天第一天,魔道最主要的核心人員都沒來,所以暫時不進行議事,隻是進入道魔大會的傳統環節,道魔修武者之間的比試。
來人詳細地說明了,比武期間應注意的事項,以及違例所要付出的代價。然後問詢魔教那邊代表的意見,無異後,便宣布比武正式開始。底下立馬掀起一陣歡呼,大家都躍躍欲試,都想利用這個平台,在江湖上揚名立萬。
首先上來的是一位帶著鬥笠的魔教之人,正道這邊底下馬上就唏噓起來,喊著讓他把鬥笠取下,不然就滾下台來。戴鬥笠的人思慮良久,終究還是拿下了鬥笠,放在平台一邊。由於太過靠後,趁著這時眾人開始起哄,我悄悄拉著凝兒,從人群邊上走到隊伍的中段。一路並沒什麼人關注,終於能很清楚地看到台上發生的一切。
難怪剛才台下一片嬉笑,原來這個戴鬥笠的人,麵部不知與什麼硬物接觸,以及變了形,看上去十分猙獰。台下眾人還沉浸在對他麵容評價的氣氛中,並沒一個人願意上去迎戰,戴鬥笠的人,一開始神色還有些變化。不過很快就壓抑住了,平靜的看著台下眾人,等待著別人前來迎戰。
等待是很漫長的,之前七人中的老者,又一次走上台來,才終於有位中年人跳上台來。看他的樣子,和之前在觀瀾鎮看到的散人很像,到了台上,也不說話,拿著武器虎視眈眈地盯著他看,等著他隨時攻擊過來。
魔教的那位武者,也許是等的太心急,或者說被底下人影響到心情。早已迫不及待,招式並不花俏,隻取中年人的麵門,大腿橫掃他的下盤,一招接著一招攻來,都是中年人的薄弱之處。不過中年人武功基礎打得非常好,穩穩地接下了魔教之人的所有招式,底下也立即響起一片喝彩。
魔教之人瞬間攻擊百招之餘,發現中年人武功底子非常好,強取反而不利於自己。漸漸放慢節奏,希望能找到中年人的破綻。不過兩人半斤八兩,一時之間並不能奈何對方,中年人穩住局勢後,反而開始試探性的攻擊對方。魔教之人似乎捉襟見肘,被中年人拖住,越來越慌亂,腳步也開始散亂起來。中年人一間,機會很好,連防守都棄之不顧,整個人猛烈的撲上去,想一擊將他擊敗。這時魔教之人微露出狡黠的笑容,我暗想不好,中年人中計了,果然剛才的一切的都是她布的局,用來迷惑中年人的。沒有防守的中年人,簡直是破綻百出,魔教之人早已料到中年人的攻勢,輕鬆躲過,斜身一躍,一腳狠狠地砸在中年人的後背上。
結果不言而喻,中年人一臉黯然落敗了,魔教之人則毫發無損地依然站在高台上。底下一片懊惱聲,為中年人不值,怪他不該放棄他擅長的防守,不然結局很不好說。底下的正道人士,看過兩人的比武過程,對魔教之人的武功路數和招式都有些了解,中年人一落敗,這次可不需再等待了,早就有人立即補了上去。
這次上去的人,則以以快打快見長,魔教之人也是這個路數,兩人一時拚的火熱,底下人也看的精彩。氣氛也隨著一波波的攻勢被帶了起來,這時大家那還記得剛才那場的可惜,達到炙熱處,正道這邊也會有人給魔教之人歡呼,渾然忘了自己的陣營。
招式過快的優點就是你來我往,大的好看,缺點就是不能持久,拚的是快中誰出的錯少。魔教之人也許是之前與中年人拚體力拚智力消耗太多,以致再跟第二人打鬥的時候,越到後麵越力不從心。這次可不是裝的,正道這邊上來的人一直咬著他,不給他機會多想。很快魔教之人再也支撐不住,被正道這邊的人一個橫掃,掃中了麵部。斑斑血跡粘在本就醜陋的臉上,看上去說不出的倒胃口,他也曉得嚇到眾人,趕忙撿起地上的鬥笠,滾下台去。